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秦觀的《送周裕之赴新息令》
全文:
丈人帶淮海英,帶抗節浮雲帶外。
揮毫帶錯星錦,抵掌參竽籟。
青春抱修能,脫略無范蔡。
晚營三徑資,百里聊束帶。
扁舟歲欲徂,古剎夜仍艾。
去去整羽儀,行與高風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去去
越去越遠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宋· 柳永《雨霖鈴》詞
羽儀
(1).《易·漸》:“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孔穎達 疏:“處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則其羽可用為物之儀表,可貴可法也。”後因以“羽儀”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為楷模。《漢書·敘傳上》:“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於上京。”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成帝 時, 班況 女為倢伃,父子並在京師為朝臣也。”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儀,允膺嘉選。” 唐 韓愈 《燕喜亭記》:“智以謀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儀於天朝也不遠矣。”
(2).猶翼翅。 晉 左思 《吳都賦》:“湛淡羽儀,隨波參差。理翮整翰,容與自玩。”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嵇康<言志>》:“靈鳳振羽儀,戢景西海濱。” 唐 聶夷中 《胡無人行》:“更願生羽儀,飛身入青冥。”
(3).引申為輔翼。 唐 張九齡 《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志銘》:“翰飛戾天,羽儀清朝。” 宋 陳亮 《祭郭德揚文》:“晚值兄疾,賴君羽儀。”
(4).儀仗中以羽毛裝飾的旌旗之類。《南齊書·東昏侯紀》:“帝烏帽袴褶,備羽儀,登 南掖門 臨望。”《周書·皇后傳·武帝阿史那皇后》:“ 純 等設行殿,列羽儀,奉之以歸。”《舊唐書·魏徵傳》:“ 徵 平生儉素,今以一品禮葬,羽儀甚盛,非亡者心志。”
(5).指帝王衛隊。 唐 樊綽 《蠻書·南蠻條教》:“羽儀亦無員數,皆清平官等子弟充,諸蠻不與焉。常在 雲南王 左右。羽儀長帳前管係之。”《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以清平子弟為羽儀,王左右有羽儀長八人,清平官見王不得佩劍,唯羽儀長佩之為親信。”
行與
結交,親附。《晏子春秋·外篇上十四》:“佞人讒夫之在君側者,好惡良臣,而行與小人,此治國之常患也。” 張純一 註:“與,猶黨也。”
風會
(1).風氣;時尚。《明史·喬允升曹於汴等傳贊》:“雖其材識不遠,耳目所熟習,不能不囿於風會,抑亦一時之良也。”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二:“ 西山 本姓 慎 ,避 孝宗 諱,改姓 真 。此在當時,風會如此,而不知其背於義也。”
(2).時勢;時政。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卷二一:“藩鎮既由兵士擁立,其勢遂及於帝王,亦風會所必至也。”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複議何學士如璋奏設水師書》:“此乃轉移風會之樞紐,釐正水師之關鍵。”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四五:“因為一時代自有一時代的文體,並且在這方面的造詣,這是風會所限,難以自超的。”
秦觀名句,送周裕之赴新息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