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送常德教趙君》
全文: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湧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灶不可炊薪不燃,躍出釜水如盆翻。
神驚魄裭乾坤顛,江豚出沒蛟灶掀。
小兒號啼大人眠,貓嘔狗吐流腥涎。
飢僵渴仆三不餐,自曉至昏縮若拳。
始從武口入武川,然後相賀性命完。
龍陽縣西百丈牽,古鼎大鎮控群蠻。
丹砂水銀充市廛,千機織綿綠紅鮮。
北上江陵通襄樊,南接長沙衡岳連。
陶淵明記桃花源,訪尋遺蹟吾鞭。
長松巨柏萬且千,近人不畏猨猱懸。
琴床藥爐濺瀑泉,白髮道士如神仙。
尺許大字鐵屈盤,吾詩頗奇留刊鐫。
此事一往四十年,至今夜猶夢湘沅。
隆淮雲孫腹便便,昔者金門班鷺鴛。
胡為近亦寒無氈,屑往芹宮專冷官。
略有廩粟有俸錢,飯雖不足聊粥饘。
風雅之後聞屈原,千古哀怨離騷傳。
惟楚有材實多賢,幸為人師何憾旃。
坎流叵測行止難,或逆而溯順而沿。
可不隨機信天緣,竹枝歌聲宮商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龍陽
指 戰國 魏 男寵 龍陽君 。據《戰國策·魏策四》載: 魏王 與 龍陽君 共船而釣 龍陽君 得十餘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 安陵 與 龍陽 。”後因以“龍陽”指男色。《紅樓夢》第九回:“﹝ 薛蟠 ﹞偶動了 龍陽 之興,因此,也假説來上學。”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史家好言猥褻》:“《北史》既稱 辛德源 與 裴讓之 均為名臣矣,又稱其相愛有 龍陽 之好。”參見“ 斷袖 ”。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遊絲百丈飄。”《北史·西域傳·小月氏國》:“其( 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雲,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大鎮
(1).重鎮;大藩鎮。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文水》:“水西出 狐岐 之山,東逕 六壁 城南, 魏朝 舊置六壁於其下,防 離石 諸 胡 ,因為大鎮。 太和 中罷鎮,仍置 西河郡 焉。”《舊唐書·李愬傳》:“惟 愬 六遷大鎮,所處先人舊宅一院而已。”
(2).大集鎮。
方回名句,送常德教趙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