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晏子廟

作者:郝采璘 朝代:元代

題晏子廟原文

荒城隱殘堞,老樹回清灣。

東有齊相丘,累累處高寒。

誰知千載人,此地遺巾冠。

圖齊豈不雄,詐力唯偏安。

四海兵縱橫,奈爾狐裘閒。

不有莘野資,王業誠間關。

當年矮矮軀,氣凌星斗間。

存齊賴世卿,枉道羞申韓。

憂民力忠懇,激世揚清湍。

才術終有餘,雅儉誰能班。

所恨尼溪封,昧聖虧璧完。

猶能百世下,廟食羅豚肩。

英魂渺何許,慘澹風煙殘。

繁華一清夢,變滅餘江山。

寥寥今幾世,往轍何當還。

懷賢感益深,高歌歷膠灘。

詩詞問答

問:題晏子廟的作者是誰?答:郝采璘
問:題晏子廟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選元詩卷二十

參考注釋

荒城

(1).荒涼的古城。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絶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 宋 蘇軾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 清 魏荔彤 《馬陵道》詩:“荒城夜半喧雷雨,還似當年萬弩聲。”

(2).指荒墳。 宋 歐陽修 《祭石曼卿文》:“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城?”

累累

(1) 多次

(2) 數目多得無法計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疊,重積;另聯貫成串,眾多的樣子

高寒

(1) 地勢高而寒冷

高寒山區

(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絕俗

省齋先生太高寒,肯將好語博好官?—— 宋· 楊萬里《長句寄周舍人子充》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巾冠

(1).巾和冠,古代成人所服。亦指戴巾冠。《釋名·釋首飾》:“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宋 蘇軾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詩:“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

(2).古成年人始戴巾冠,故亦指長大成人。《南齊書·王儉傳》:“盛年已老,孫孺巾冠;人物俱遷,逝者將半。”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詐力

欺詐與暴力。《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王 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晉書·宣帝紀》:“ 劉備 以詐力虜 劉璋 , 蜀 人未附而遠爭 江陵 ,此機不可失也。” 宋 蘇軾 《秦始皇帝論》:“至 秦 有天下, 始皇帝 以詐力而並諸侯,自以為智術之有餘,而 禹 、 湯 、 文 、 武 之不知出此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及其衰也,仁義去而詐力獨存。”

偏安

(1)

(2)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於僅存的部分領土

王業不偏安。——《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偏安一隅

(3) 借指被迫離開原來的地方,暫居某處

待到偏安於宗帽胡同,賃屋授課之後,她才始來聽我的講義。——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狐裘

用狐皮製的外衣。《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朱熹 集傳:“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狐裘雖敝,不可補以黃狗之皮。” 清 孫枝蔚 《雪中對稚兒匡有詠》:“竭來秫酒須賒易,典去狐裘欲贖難。”

不有

沒有

無所不有。——《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莘野

《孟子·萬章上》:“ 伊尹 耕於 有莘 之野。” 趙岐 註:“ 有莘 ,國名。 伊尹 初隱之時,耕於 有莘 之國。”後以“莘野”指隱居之所。 五代 齊己 《贈白處士》詩:“ 莘 野居何定,浮生知是誰。” 宋 曾鞏 《寄致仕歐陽少師》:“耕稼歸 莘 野,畋漁返 渭 濱。” 清 方文 《送萬茂先應徵北上》詩:“ 莘 野釋耕耒, 磻溪 揮釣竿。”

王業

帝王之事業。謂統一天下,建立王朝。《荀子·王霸》:“ 舜 禹 還至,王業還起。” 漢 桓寬 《鹽鐵論·復古》:“﹝ 文王 ﹞破 商 擒 紂 ,遂成王業。” 宋 葉適 《經總制錢二》:“一舉而天下定,王業之所由始也。” 明 張煌言 《答趙安撫書》:“暴 隋 既成王業,亦遂失於再傳。”

間關

象聲詞。形容宛轉的鳥鳴聲

間關鶯語。——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星斗

星的總稱

滿天星斗

世卿

世代承襲為卿大夫。《公羊傳·隱公三年》:“ 尹氏 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稱 尹氏 何?貶。曷為貶?譏世卿。世卿,非禮也。” 何休 註:“世卿者,父死子繼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觀乎世卿,知移權之敗。” 章炳麟 《記政聞社員大會破壞狀》:“立憲固不適於 中國 矣。是何也? * 者,特封建世卿之變相耳。”

枉道

(1).違背正道。《管子·形勢》:“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適主意而偷説,備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雖速,禍患之至亦急。”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 柳下惠 不枉道以事人,故三黜而不去。” 宋 葉適 《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志銘》:“進退以義,士之節也;枉道乾進,士之恥也。”

(2).指邪曲之道。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中國 最多的卻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3).繞道。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今遣騎到 鄴 ,故使枉道相過。” 唐 岑參 《送盧郎中除杭州之任》詩:“知君望鄉處,枉道上 姑蘇 。” 宋 蘇軾 《送海印禪師偈》:“公以三詩贈行,復枉道過某於 齊安 。”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孤鴻--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枉道過我海邊上的舊居,仍然空著沒有賃出。”

(4).猶漫道、莫說。 唐 尚顏 《秋夜吟》:“枉道一生無繫著, 湘 南山水別人尋。”

申韓

(1). 戰國 時法家 申不害 和 韓非 的並稱。後世以“申韓”代表法家。亦以稱 申 韓 之學。《史記·李斯列傳》:“若此然後可謂能明 申 韓 之術而脩 商君 之法。”《後漢書·酷吏傳·樊曄》:“政嚴猛,好 申 韓 法,善惡立斷。” 清 姚鼐 《聞香茝兄擢廣東按察使卻寄二十韻》:“政竝褒 召 杜 ,道必閉 申 韓 。”

(2).借指酷法。 清 譚嗣同 《仁學》三七:“自 秦 垂暴法,於 會稽 刻石, 宋 儒煬之,妄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瞽説,直於家施 申 韓 ,閨闥為岸獄。”

憂民

謂關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贄 《與焦若侯書》:“但 半山 過於自信,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 羅惇曧 《文學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術,皆發揮仁字。至於保民、養民、憂民,皆從不忍人之心發出。”

忠懇

忠貞誠懇。《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表疏皆指事不飾,忠懇內發。”《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四年》:“ 裴度 、 崔羣 為言:‘ 愈 雖狂,發於忠懇,宜寬容以開言路。’”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詩:“亮矣忠懇情,咨嗟傳宦者。” 冰心 《寄小讀者》三:“ 山東 是我靈魂上的故鄉,我只喜歡忠懇的 山東 人,聽那生怯的 山東 話。”

揚清

謂稱揚美德。 唐 司空圖 《成均諷》:“變唯尚質,貴在揚清;動以敷愉,綽之仁義。”參見“ 揚清激濁 ”。

才術

才學。《後漢書·班固傳》:“ 固 自以二世才術,位不過郎,感 東方朔 、 楊雄 自論,以不遭 蘇 、 張 、 范 、 蔡 之時,作《賓戲》以自通焉。” 宋 林逋 《舒城僧舍呈贈李仲宣文學》詩:“莫為無辜惜才術,聖明求治正焦勞。”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還廬陵序》:“今世學古之士,藝能才術如 元振 者,雖不多見,然不可謂果無其人也。”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百世之怨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流芳百世

廟食

謂死後立廟,受人奉祀,享受祭饗。《史記·滑稽列傳》:“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 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能信於 南海 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於朝廷之上。” 元 傅若金 《題張齊公祠》詩:“自古英雄須廟食,精靈何待《楚詞》招。”

豚肩

豬腿。《禮記·禮器》:“ 晏平仲 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為陋矣。” 晉 傅玄 《惟漢篇》:“嗔目駭三軍,磨牙咀豚肩。”

英魂

對生前有傑出功績者的美稱。亦見“英靈”

何許

什麼;哪裡

陳留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後漢書·陳留老父傳》

不知何許人。——明· 魏禧《大鐵椎傳》

賈二是何許人,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

慘澹

見“ 慘澹 ”。

風煙

風塵、煙霧;雲氣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繁華

(1) 繁榮熱鬧

繁華大街

(2) 指容貌美麗或地位顯貴

清夢

猶美夢。 宋 陸游 《枕上述夢》詩:“江湖送老一漁舟,清夢猶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覽鏡見須髯消落為之流涕》詩:“青山是我安魂處,清夢時時賦大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妾少解按摩之術,願盡技能,以侑清夢。” 劉大白 《五一運動歌》:“五一運動,醒來啊! * 人的清夢!”

變滅

變化幻滅。 宋 蘇軾 《答廖明略書》之一:“老朽欲屏歸田裡,猶或得見,蜂蟻之微,尋以變滅,終不足道。” 明 方孝孺 《贈鄭顯則序》:“至於鬼燐之變滅,不可以理推其跡,雖似乎奇而其為明也微矣。” 龐樹柏 《木瀆寓樓晚眺》詩:“乃知天地間,變滅無定理。”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鑑》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寥寥

(1).空虛貌。《呂氏春秋· * 》:“俗主虧情,故每動為亡敗,耳不可贍,目不可厭,口不可滿,身盡府種,筋骨沉滯,血脈壅塞,九竅寥寥,曲失其宜。” 高誘 註:“極三關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竅皆寥寥然虛。”《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謝混《遊覽》>》:“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 李善 註:“《莊子》曰:‘寥已吾志。’ 郭象 曰:‘寥然空虛也。’” 宋 曾鞏 《將之江淛遂書懷別》詩:“功名竟安在,富貴空寥寥。”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中:“自從辭君親,久不為是役。落落無為鄉,寥寥不齊邑。伊誰與為禮,見此孤立石。”

(2).寂寞;孤單。 唐 宋之問 《溫泉莊臥疾寄楊七炯》詩:“移疾臥茲嶺,寥寥倦幽獨。” 明 梁辰魚 《瓦盆兒·立秋夜悼亡》套曲:“聽落葉,小窗敲,怎禁他雲房獨掩夜寥寥。空贏得淚痕濃,黯淡了鮫綃。” 清 唐孫華 《題張漢昭小像》詩:“寥寥 蔣生 徑,賴有 羊 與 求 。聞君妙方術,久疾應手瘳。”

(3).形容數量少。 唐 權德輿 《舟行見月》詩:“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兩三聲。”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古今當其任者,蓋寥寥可數。” 清 趙翼 《舟行》詩:“知有煙村緣水灣,寥寥一犬吠柴關。” 巴金 《利娜》:“無垠的荒野,稀落的城市,寥寥的人口,稀少的村莊。”

(4).廣闊;空曠。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之三:“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魏書·術藝傳·張淵》:“恢恢太虛,寥寥帝庭,五座並設,爰集神靈。”註:“恢恢、寥寥,皆廣大清虛之貌。” 金 王若虛 《哀雁詞》:“鳥之遠害,宜莫如鴻,浩浩長風,寥寥遠空,邈乎冥濛,去萬里而無窮。” 清 周亮工 《與黃濟叔論印章書》:“寥寥寰宇,罕有合作,三十年來,其 朱修能 乎?”

(5).雄勁;清越。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唐 姚合 《過無可上人院》詩:“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疏鍾。”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 力士 再拜賀曰:‘非常之事也,願陛下為臣一奏之。’其聲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往轍

前車之轍。喻成規。 明 陳子龍 《兵垣奏議·通敵實出權宜疏》:“歷階決事,應變無窮,不必更泥往轍,使敵謂 秦 無人耳。”

何當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郁達夫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高歌

放聲歌唱;高唱

高歌猛進

詩詞推薦

題晏子廟原文_題晏子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