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祖儉的《題史子仁碧沚》
全文:
相家小有四明山,更葺桃源渺莽間。
四面樓台相映發,一川煙水自彎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相家
管理家務。《孔子家語·正論》:“ 叔孫穆子 避難奔 齊 ,宿於 庚宗 之邑, 庚宗 寡婦通焉而生 牛 。 穆子 返 魯 ,以 牛 為內豎,相家。”
小有
(1).稍有一些。《易·訟》:“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宋 蘇軾 《策略》:“吏民上書,苟小有可觀者,皆宜召問。”
(2).謂薄有資財。猶言小阜、小康。 漢 無名氏 《梁相孔耽神祠碑》:“治產小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家稱小有。”
四明
山名。在 浙江省 寧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發脈,綿亘於 奉化 、 慈谿 、 餘姚 、 上虞 、 嵊縣 等縣境。道書以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傳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稱 四明山 。《三才圖會·四明山圖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興華頂,齊跨數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則直謂之 四明 。行山中大約五六十里,山山盤亘,竹樹蔥菁,眾壑之水,亂流爭趨。入益深,猿鳥之聲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氣,覺與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書稱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漢 隸‘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 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缺乏相當的娛樂,賭*博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裡面尋覓他們的桃源。”參見“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有術,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參見“ 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傑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篁嶺 ,環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鹹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遊人多集焉。”
渺莽
(1).煙波遼闊無際貌。 南朝 宋 鮑照 《望水》詩:“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五代 張泌 《河傳》詞:“渺莽雲水,惆悵暮帆,去程迢遞。” 宋 葉適 《北村記》:“而來鷗去鳥,風帆浪楫,恣肆渺莽,不知其所窮。”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一:“引稽天之澤,蘇渺莽之原。”
(2).模糊不清楚貌。 宋 王安石 《夢黃吉甫》詩:“歲晚洲渚浄,水消煙渺莽。” 宋 蘇軾 《和陶歸園田居》之二:“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莽。” 明 袁宏道 《登定州開元寺塔》詩之二:“我醉中山酒,興衰渺莽間。”
呂祖儉名句,題史子仁碧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