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贈拆字嗅衣相士》
全文:
阿英薰蒸透肌理,不潔未蒙好西子。
芙蓉浪中薔薇水,蘇合蜣蜋忘彼己。
馬嵬新襪釣新月,腥臊千年天地裂。
是間曾著鼻孔麽,梅香竇臭無如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阿英
(1900-1977)作家、文學理論家。原名錢德富,筆名錢杏fe66。安徽蕪湖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組織太陽社。1930年參加左聯。抗戰期間主編《救亡日報》等,後在新四軍工作。建國後曾任天津市文化局長、中國文聯副秘書長。著有詩歌、小說、散文,尤以戲劇成就最高,有歷史劇《李闖王》、《碧血花》等。有《阿英文集》。
薰蒸
(1).煙燻氣蒸。《參同契》卷上:“若能練己,則真氣薰蒸遍於一身。”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余偶見一醫僧解犀……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近肉,以人氣蒸之,候氣薰蒸浹洽,乘熱投臼中急擣,應手如粉。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 明 何孟春 《餘冬序錄摘鈔》卷二:“鉛氣有毒……業久之家,長幼為毒薰蒸,多萎黃,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
(2).薰陶。 宋 司馬光 《上謹習疏》:“上行下效謂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 明 張居正 《與中丞孫淮海書》:“今惟積此真意,漸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變。” 清 戴名世 《<禹貢錐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聖,四海之內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
(3).猶蒸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慾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們距離太遠,早已不能理解人們的情緒了。”
肌理
(1).皮膚的紋理。 唐 杜甫 《麗人行》:“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清 趙翼 《問魛魚》詩:“胡為肌理如凝脂,鋒鋩似叢棘。”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且皮膚相當白,肌理相當細。”
(2).指器物、花木、果實、水土等表面的紋理。 漢 蔡邕 《彈棋賦》:“設茲文石,其夷如砥。采若錦繢,平若停水。肌理光澤,滑不可屢。” 宋 蔡襄 《荔枝譜》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黃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澀,雖無酢味,自亦下等矣。” 金 党懷英 《瓊花木后土像》詩:“診材歸好事,肌理緻且堅。”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東南之土肌理橫,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
不潔
(1).不乾淨,不清潔。 唐 皮日休 《九諷·遇謗》:“有肪兮,點而謂之不潔;有泉兮,壅而謂之不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夫人雅敬先生,恐諸婢不潔,故以妾來。”
(2).指污穢之物。《墨子·備穴》:“審知穴之所在,穴而迎之,穴且遇……灌以不潔十餘石。”《孟子·離婁下》:“ 西子 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朱熹 集註:“不潔,污穢之物也。”《資治通鑑·唐敬宗寶曆元年》:“司馬賈 直言 入責 從諫 曰:‘爾父提十二州地歸朝廷,其功非細,祇以 張汶 之故,自謂不潔淋頭,竟自羞死。爾孺子,何敢如此!父死不哭,何以為人!’” 胡三省 註:“今人為屎為不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世成》:“ 金世成 ……忽出家作頭陀。類顛,啗不潔以為美。犬羊遺穢於前,輒伏噉之。”
(3).喻情*欲。《管子·心術上》:“掃除不潔,神乃留處。” 尹知章 註:“不潔,亦喻情*欲。”
(4).喻淫*穢。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蜀岡錄》:“ 孫大成 妻 裔氏 ,居 珏橋 ,幼以孝稱,初歸 大成 ,見其母與妹不潔。”
西子
西施 。《孟子·離婁下》:“ 西子 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宋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明 王錂 《春蕪記·構釁》:“東鄰 季小姐 , 姮娥 月貌, 西子 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參見“ 西施 ”。
文天祥名句,贈拆字嗅衣相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