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官還鄉

作者:劉紹 朝代:元代

送官還鄉原文

采采誇鳳毛,振振賦麟趾。

鳴珂久梁苑,典璽歷朱邸。

丰容霽秋月,朗譽藹芳芷。

秀髮看妙年,鄒枚誠足擬。

一朝識盈虛,道養尚知止。

援例告還山,飄颻返桑梓。

淮雲澹清夏,飛雨戒行李。

取別向親知,浮雲棄如屣。

晨風駕飛鷁,祖席湛清醴。

潮汐見相思,因之懷浙水。

詩詞問答

問:送官還鄉的作者是誰?答:劉紹
問:送官還鄉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劉紹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紹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元音遺響卷十

參考注釋

采采

猶言采了又采。 南朝 齊 陶功曹 《采菱曲》:“採採詎盈匊,還望空延佇。”匊,一本作“ 掬 ”。

(1).猶事事。《書·皋陶謨》:“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 孔 傳:“載,行。采,事也。稱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為驗。”

(2).茂盛,眾多貌。《詩·秦風·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毛 傳:“采采,猶萋萋也。” 晉 陶潛 《榮木》詩:“采采榮木,結劐根於茲。” 南朝 宋 謝靈運 《緩歌行》:“習習和風起,采采彤劐雲浮。” 明 高啟 《菊鄰》詩:“采采霜露餘,繁英正鮮新。”一說,燦燦青青、活鮮鮮貌。見 郭沫若 《讀〈隨園詩話〉札記》。

(3).華飾貌。《詩·曹風·蜉蝣》:“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朱熹 集傳:“采采,華飾也。” 明 唐寅 《題菊花》詩之一:“御袍采采 楊妃 醉,夜半扶歸挹露華。”

(4).形容美妙的樂聲。《文選·嵇康<琴賦>》:“英聲越發,采采粲粲。” 呂向 註:“采采粲粲,英聲貌。” 唐 孟郊 《清東曲》:“采采《清東曲》,明眸艷珪玉。”

鳳毛

(1).鳳凰的羽毛。亦比喻珍貴稀少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桐圭作瑞,鳳毛曜 丹穴 之英。” 唐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詩:“貂簪 荊 玉潤, 丹穴 鳳毛光。” 唐 劉禹錫 《袁州廣禪師碑》:“亦猶鳳毛成字,麟角生肉,必有以異,不知其然。” 唐 杜甫 《崔駙馬山亭宴集》詩:“ 蕭史 幽棲地,林間踏鳳毛。” 仇兆鰲 註:“鳳毛,謂林間遺跡。” 明 何景明 《聞陸舍人子引罷官》詩:“惜爾官難達,文章本鳳毛。”參見“ 鳳毛麟角 ”。

(2).比喻人子孫有才似其父輩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王敬倫 風姿似父,作侍中,加授 桓公 公服,從大門入。 桓公 望之,曰:‘ 大奴 固自有鳳毛。’” 余嘉錫 箋疏:“ 南朝 人通稱人子才似其父者為鳳毛。”《南齊書·謝超宗傳》:“王母 殷淑儀 卒, 超宗 作誄奏之,帝大嗟賞,曰:‘ 超宗 殊有鳳毛,恐 靈運 復出。’” 唐 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清 張泰來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呂本中》:“ 曾元嗣 贈公詩:‘ 呂 家三相盛天朝,流澤於今有鳳毛。’”

(3).指人子。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京 ( 蔡京 )泣曰:‘ 京 若負國,即教三子都沒前程。’好事者戲云:‘兩行珠淚下,三箇鳳毛災。’”

(4).指人的華美風度和傑出才華。 唐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令弟字 延陵 ,鳳毛出天姿。” 元 薩都剌 《送劉照磨之桂林》詩:“一官未厭馬蹄遙,要使南荒識鳳毛。”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你壯志薄雲霄,悵棲遲,隱鳳毛。”

(5).指皮衣服邊緣露出的裝飾性的毛邊。《紅樓夢》第五一回:“ 鳳姐 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鳳毛出的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罷,先給你穿去罷。’”

振振

(1).眾多貌;盛貌。《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馬瑞辰 通釋:“振振,盛也。振振與下章繩繩、蟄蟄皆為眾盛,故《序》但以子孫眾多統之……《傳》訓為仁厚失之。” 陸德明 釋文:“振音真。”《後漢書·章帝八王傳贊》:“振振子孫,或秀或苗。” 唐 歐陽詹 《曲江池記》:“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於今月,就妙賞乎勝趣。” 明 宋濂 《題張如心初修譜敘後》:“積久愈昌,數世之後,將振振繩繩,懸龜繫魚,秉鈞當軸。” 清 惲敬 《贈光祿大夫陳公神道碑銘》:“自古高望華閥,品升於朝,門地著於天下,振振繩繩。”

(2).信實仁厚貌。《詩·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毛 傳:“振振,信厚也。” 陸德明 釋文:“振音真。”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廟碑》:“振振 薛公 ,惟德之造。” 明 張居正 《應制題百子圖》:“應知皇澤遠,麟趾自振振。”

(3).群飛貌。《詩·魯頌·有駜》:“振振鷺,鷺於下。” 毛 傳:“振振,羣飛貌。” 宋 葉適 《葉君宗儒墓志銘》:“鴻冥冥, 芙蓉 之上;鷺振振, 黃塘 之下。”

(4).驕矜貌。《公羊傳·僖公九年》:“ 葵丘 之會,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何休 註:“亢陽之貌。”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振振》:“《公羊》 葵丘 之會, 桓公 振振然。振振,矜誇也。”

(5).戰慄。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中》:“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意林》引《太公金匱》:“ 堯 居民上,振振如臨深淵; 舜 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唐 李鹹用 《 * 詞》:“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轉憂生民。”

麟趾

(1).麟足。《漢書·武帝紀》:“詔曰:‘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 ,獲白麟以饋宗廟, 渥窪水 出天馬, 泰山 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蹏以協瑞焉。’”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獲白麟,有馬瑞,故改鑄黃金如麟趾褭蹏以協嘉祉也……’ 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後以之為金錠的名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八:“麟趾褭蹄式可尋,何須番舶獻其琛?”

(2).《詩·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鄭玄 箋:“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後以“麟趾”作喻。(1)比喻有仁德、有才智的賢人。 晉 陸雲 《答孫顯世》詩之七:“志擬龍潛,德配麟趾。” 唐 陸贄 《冊杞王妃文》:“克茂鵲巢之規,葉宣麟趾之美。” 清 全祖望 《經史問答·大學中庸孟子問目答盧鎬》:“然其成 文 武 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之仁也。”(2)比喻子孫昌盛。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族茂麟趾,宗固盤石。” 宋 蘇軾 《賜彰化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還職事不允詔》:“朕方慶瓜瓞之茂,而欲觀麟趾之應。”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天祐 宋 室,螽斯麟趾之慶,當必有期。”

(3).比喻高貴的行跡。 晉 傅鹹 《贈何劭王濟》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4).《詩·周南·麟之趾》的簡稱。 清 錢謙益 《工科給事中方有度授徵仕郎制·母程氏仍前贈》:“《麟趾》之詩,詠公子信厚之德。” 清 張廷玉 《雜興》詩:“《騶虞》有仁心,《麟趾》中規矩。”

(5).同“ 麟止 ”。 宋 陳亮 《<三國紀年>序》:“故自麟趾以來,上下千五六百年,其變何可勝道,散諸天地之間,學者自為紛紛矣。”

鳴珂

(1).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為飾,行則作響,因名。 南朝 梁 何遜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詩:“隔林望行幰,下阪聽鳴珂。” 唐 王昌齡 《朝來曲》:“月昃鳴珂動,花連綉戶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言祖》:“只把細蕊輕挼,立倦鞦韆架,耳聽鳴珂眼盼他。” 清 陳夢雷 《青青陵上柏》詩:“甲第亘長虹,擁節復鳴珂。”

(2).指居高位。 明 李東陽 《重經西涯》詩之一:“豈謂鳴珂還故里,敢將華髮戀微官。” 清 唐孫華 《送宮恕堂北上》詩:“只今交舊盡鳴珂,推挽寧無一人佐。”

梁苑

(1). 西漢 梁孝王 所建的 東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東南。園林規模宏大,方三百餘里,宮室相連屬,供游賞馳獵。 梁孝王 在其中廣納賓客,當時名士 司馬相如 、 枚乘 、 鄒陽 等均為座上客。也稱 兔園 。事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齊 王融 《奉辭鎮西應教》詩:“霤庭參辯 奭 , 梁苑 豫才 鄒 。” 唐 李白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廬山屏風迭》詩:“ 荊門 倒 屈 宋 , 梁苑 傾 鄒枚 。若笑我誇誕,知音安在哉!” 宋 張元乾 《天仙子》詞:“少年油壁記尋芳, 梁苑 路。今何處。千樹紅雲空夢去。” 清 鈕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懷故國,記覽《夢華》;登 梁苑 而晤名賢,書攜行秘。”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開封市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時帝年三十有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歸德 人也。 夷門 譜諜, 梁苑 冠裳。”

朱邸

漢 諸侯王第宅,以朱紅漆門,故稱朱邸。後泛指貴官府第。《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唯待青江可望,候歸艎於春渚;朱邸方開,效蓬心於秋實。” 李善 注引《史記》:“諸侯朝天子,於天子之所立舍曰邸,諸侯朱戶,故曰朱邸。”《世說新語·言語》“君自見其朱門”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司徒 會稽王 ……與法師結殷勤之歡,師雖升履丹墀,出入朱邸,泯然曠達,不異蓬宇也。”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十:“初從 雲夢 開朱邸,更取 金陵 作小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九:“一騎傳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

丰容

(1).草木茂盛。《文選·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解作竟何感,升長皆丰容。” 李善 註:“丰容,悅茂貌。”

(2).儀態,風度。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丰容好姿顏,便僻工言語。” 宋 蘇軾 《題王逸少帖》詩:“ 謝 家夫人淡丰容,蕭然自有林下風。” 黃人 《<小說林>發刊詞》:“藉令沒其(指 西施 、 王嬙 )傾 吳 宮、照 漢 殿之丰容,而強與 孟 廡齊稱、 娥 臺合傳,不將疑其狂易乎?”

(1).豐滿美好的姿容。《後漢書·南匈奴傳》:“ 昭君 丰容靚飾,光明 漢 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清 吳偉業 《永和宮詞》:“丰容盛鬋固無雙,蹴踘彈碁復第一。”

(2).草木豐盛茂密貌。 南朝 宋 謝靈運 《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解作竟何感,生長皆丰容。”參見“ 丰茸 ”。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芳芷

香草名。《楚辭·離騷》:“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 王逸 註:“杜蘅、芳芷,皆香草也。” 漢 劉向 《九嘆·怨思》:“淹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 唐 李羣玉 《黃陵廟》詩:“風迴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

秀髮

(1).指植物生長繁茂,花朵盛開。語出《詩·大雅·生民》:“實發實秀。” 宋 林逋 《山舍小軒有石竹二叢》詩序:“山舍小軒有石竹二叢,鬨然秀髮,因成二章。” 元 許有壬 《尋梅》詩:“何以慰吾衰,梅花秀髮時。”

(2).喻指人神采煥發,才華出眾。 晉 陸機 《辨亡論》上:“ 長沙 桓王 逸才命世,弱冠秀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今聖歷方興,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公子秀髮,何但做富家翁乎!”

(3).形容詩文書法俊逸不群。 唐 杜甫 《石硯》詩:“ 平公 今詩伯,秀髮吾所羨。”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耆舊·夢樓太守》:“其書亦天然秀髮,得 松雪 、 華亭 用筆。”

(4).形容山勢秀美挺拔。 宋 曾鞏 《 * 山送南城尉羅君》詩:“愛此層崖峻壑之秀髮,開軒把酒可緃觀。” 宋 曾鞏 《萬山》詩:“ 萬山 臨 漢皋 ,峯嶺頗秀髮。”

妙年

指少壯之年。《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終軍 以妙年使 越 。”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扈聖登黃閣,明公獨妙年。” 宋 賀鑄 《南鄉子》詞:“眉宇有餘妍,初破瓜時正妙年。” 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你乘此妙年,正該出去應舉。” 茅盾 《清明前後》第一幕:“人在這樣情形下,既非聖賢,難免要有點牢騷,而 唐文君 雖在妙年,竟也象老婆子那樣咀碎。”

鄒枚

漢 鄒陽 、 枚乘 的並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睢水》:“ 梁王 與 鄒 、 枚 、 司馬相如 之徒極游於其上。”兩人皆以才辯著名當時。後因以“鄒枚”借指富於才辯之士。 唐 王維 《奉和聖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制》:“侍從有 鄒 枚 ,瓊筵就水開。” 宋 張孝祥 《西江月》詞:“坐中賓客盡 鄒 枚 ,盛事它年應記。” 清 周亮工 《戊子上元獨坐舊雨堂感懷》詩之二:“莫向 梁園 懷盛事, 鄒 枚 詞賦更誰存。”

朝識

朝中有識之士。指朝官。《南齊書·陸澄傳》:“ 澄 謏聞膚見,貽撓後昆,上掩皇明,下籠朝識,請以見事免 澄 所居官。”

盈虛

(1).盈滿或虛空。謂發展變化。《莊子·秋水》:“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理》:“若夫天地氣化,盈虛損益,道之理也。”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中落時代》:“一到大錢莊,即與今之銀行一般,有種種金融的事業,而範圍亦大,有盈虛消長之策在其中。”

(2).有餘與不足。《漢書·食貨志下》:“以調盈虛,以收奇羨。”《舊唐書·楊炎傳》:“豐儉盈虛,雖大臣不得知。” 宋 曾鞏 《賀轉運狀》:“豈止調盈虛於歲計,內足邦儲;方且知緩急於人情,下流主澤。”

(3).盛衰;成敗。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禍福交錯乎倚伏之間,興亡 * 乎盈虛之會。”

(4).指虛實。《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 邛 黎 之間有淺蠻焉……歲支 西川 衣賜三千分,俾其偵 雲南 動靜, 雲南 亦資其覘 成都 盈虛,持兩端而求利也。”

(5).特指月之圓缺。 唐 徐敞 《圓靈水鏡》詩:“明滅淪江水,盈虛逐砌蓂。”

道養

猶導養。指攝生養性。 清 陳確 《答張考夫書》之三:“吾兄道養甚腴,清朗之氣,十倍於弟,及時進學,何快如之!”

知止

(1).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 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詩:“味道憐知止,遺名得自求。” 宋 程頤 《四箴·聽箴》:“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2).謂懂得適可而止;知足。《韓詩外傳》卷五:“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新唐書·李靖傳》:“﹝ 靖 ﹞會足疾,懇乞骸骨,帝遣中書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自古富貴而知止者蓋少……公今引大體,朕深嘉之。’”《四遊記·鐵拐獨步遇師》:“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適志在無營。”參見“ 知止不殆 ”。

援例

引用慣例或先例

遇有緣事降革後援捐復原官者,淮以雙單月一併計算。——《清會典·吏部》

援例申請

還山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願,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後葬於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後,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飄颻

(1).風吹貌。《文選·班彪<北征賦>》:“風猋發以飄颻兮,谷水漼以揚波。” 劉良 註:“飄颻,風馳皃。” 晉 傅玄 《雜詩》:“清風何飄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葉哀蟬曲》:“涼風飄颻兮吹玉階,秋葉颯兮鳴蟬哀。”

(2).飄蕩;飛揚。 漢 邊讓 《章華台賦》:“羅衣飄颻,組綺繽紛。” 唐 武元衡 《寓興呈崔員外諸公》詩:“三月楊花飛滿空,飄颻十里雪如風。”《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裡綉帶飄颻,花枝招展。”

(3).形容動盪、起伏。 晉 陶潛 《閒情賦》:“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唐 歐陽詹 《二公亭記》:“又釣人飄颻於左右,游禽出沒乎前後。”《明史·俞通海傳》:“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颻若游龍。”

(4).搖動;晃動。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西遊記》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寶殿尋時,忽見光彩飄颻。”

(5).飛翔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飄颻登雲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繼續游蜂聚,飄颻戲蝶輕。” 宋 歐陽修 范仲淹 等《鶴聯句》:“頡頏紫霄垠,飄颻滄浪潯。”

(6).形容舉止輕盈、灑脫。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徹聖姿嚴,飄颻神步徐。” 明 梁辰魚 《好事近·寄懷》套曲:“花館貯多嬌,冠當筵風度飄颻,纖歌飛處,柳外乳鶯春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看他丰姿出羣,飄颻韻生,我琳瑯觸目今何幸。”

(7).流落;飄泊。《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 羽 勸 備 殺公, 備 不從。及至 夏口 ,飄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獵中,若從 羽 言,可無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鮑照 《代櫂歌行》:“羈客離嬰時,飄颻無定所。”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郎年少,自分離;孤身何處飄颻。”

(8).形容馳思高遠。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夫文章之體,尤難詳賞……明飄颻之細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韋應物 《橫吹曲辭·長安道》:“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清 劉大櫆 《海門鮑君墓志銘》:“蓋君之天才鴻麗,山峙泉涌,放恣飄颻,極馳騖之能,不勞紀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遙遠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經陳思王墓詩》:“飄颻 河 朔遠,颭飇颶風鳴。” 唐 高適 《燕歌行》:“邊庭飄颻那可度,絶域蒼茫無所有。”

(10).指縹渺貌。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近臣零落今誰在,仙駕飄颻不可期。”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詩·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鄉桑梓。——《儒林外史》

清夏

清和的初夏。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四:“時惟清夏始,雲景曖含芳。” 唐 皮日休 《魯望以竹夾膝見寄因次韻酬謝》:“拂潤恐飛清夏雨,叩虛疑貯碧湘風。”

飛雨

(1).飛飄的雨。 南朝 齊 謝朓 《觀朝雨》詩:“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唐 王昌齡 《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詩:“飛雨祠上東,靄然 關中 暮。”

(2).驟雨。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詩:“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帶的東西

從樓頂拿下衣箱、旅行袋,準備收拾行李

取別

告別。《太平廣記》卷一一五引 唐 道世 《法苑珠林·王弘之》:“ 軌 忽更來愧謝。因云:‘今即取別。’舉家哭而送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林四娘》:“妾塵緣已盡,當往 終南 。以君情誼厚,一來取別耳。”

親知

親自體驗獲得的知識

親知源於實踐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晨風

(1).清晨的風。 晉 潘岳 《懷舊賦》:“晨風淒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 唐 柳宗元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紅樓夢》第一回:“其晨風夕月,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黑者。” 劉白羽 《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第一封》:“車走了一段路,我回過頭看看,他披著老羊皮,還在冰冷的晨風中站著望我們呢!”

(2).鳥名。《詩·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 毛 傳:“晨風,鸇也。” 晉 陸機 《擬<行行重行行>》詩:“王鮪懷河岫,晨風思北林。”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紅陽飛鵲,紫燕晨風。”

祖席

餞行的宴席。 唐 杜甫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詩:“聖朝新孝理,祖席倍輝光。” 仇兆鰲 註:“祖席,飲餞也。” 宋 梅堯臣 《夢同諸公餞仲文夢中坐上作》詩:“已許郊間陳祖席,少停車馬莫催行。” 宋 賀鑄 《琴調相思引·送范殿監赴黃岡》詞:“終日懷歸翻送客,春風祖席南城陌。” 清 楊模 《漢陽旅中送蔡子匯征游湘潭》詩:“祖席杯堪把,河橋柳掛絲。”參見“ 祖餞 ”。

清醴

清酒。《周禮·天官·漿人》:“共夫人致飲於賓客之禮,清醴醫酏糟而奉之。” 鄭玄 註:“飲醴,用柶者糟也;不用柶者清也。” 三國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詩:“清醴盈金觴,殽饌縱橫陳。” 晉 潘尼 《琉璃碗賦》:“流景烱晃以內澈,清醴瑤琰而外見。”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賦》:“屬紫霄之妙質,侑玉斝之清醴。”

潮汐

海水的定時的漲落,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浙水

即 浙江 。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百姓們就在宮門外歡呼、議論,聲音正好像 浙水 的濤聲一樣。”參見“ 浙江 ”。

詩詞推薦

  • 和劉舍人夏雨喜霽

    李曾伯宋代〕古戍春歸嘆寂寥,老槐陰下鬢蕭蕭。正愁雨久人情厭,且喜天晴物意饒。歌吹遏雲傳白苧,旌旗拂日翳紅蕉。月邊
  • 城南尋梅得句四首

    陸游宋代〕黯淡江天雪欲飛,竹籬數掩傍苔磯。清愁滿眼無人說,折得梅花作伴歸。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懶庵二首

    劉子翬宋代〕幔亭隱淪翁,作庵更名懶,紛紜萬念繁,要以一理遣。我衰百無長,此興復不淺。他時儻卜鄰,心賞符二阮。
  • 浣溪沙

    韋莊唐代〕惆悵夢余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旅館書懷

    劉滄唐代〕秋看庭樹換風煙,兄弟飄零寄海邊。客計倦行分陝路,家貧休種汶陽田。雲低遠塞鳴寒雁,雨歇空山噪暮蟬。落葉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解紅歌(唐有兒童解紅之舞)

    和凝唐代〕百戲罷,五音清,解紅一曲新教成。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
  • 雨湧泉

    周兌宋代〕楊岐山下出靈泉,與海相通亘古傳。洶湧便知天欲雨,為言陰石不須鞭。
  • 謁金門

    彭元遜宋代〕春一點。透得酥溫玉軟。唇暈睡花連袖染。嫣紅驚絕艷。日暮飛紅撲臉。翠被夜寒波颭。夢斷錦茵成墮靨。宮廊微
  • 江岸閒步(此後壬申年作,在南安縣)

    韓偓唐代〕一手攜書一杖筇,出門何處覓情通。立談禪客傳心印,坐睡漁師著背蓬。青布旗夸千日酒,白頭浪吼半江風。淮陰
  • 南鄉子 十月海棠盛開

    袁易元代〕酒暈映朱唇。籬畔嫣然別是春。笑殺當時桃與李,紛紛。只作東風一窖塵。霜月夜寒新。睡起斜紅懶未勻。誰道風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安旅夜

    許渾唐代〕久客怨長夜,西風吹雁聲。雲移河漢淺,月泛露華清。掩瑟獨凝思,緩歌空寄情。門前有歸路,迢遞洛陽城。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登舟溯游玉河沿途雜詠·其一

    乾隆清代〕清音齋近小東門,門外玉河舟艤源。便與溯遊蕩輕槳,一川風物略堪論。
  • 傷峴山雲表觀主

    孟浩然唐代〕少國小書劍,秦吳多歲年。歸來一登眺,陵谷尚依然。豈意餐霞客,溘隨朝露先。因之問閭里,把臂幾人全。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竹枝歌

    孫嵩宋代〕峽山削出青嵯峨,峽水勻成綠不波。屯平山林未能得,奈此猿聲朝夕何。
  • 看梅絕句

    陸游宋代〕一物不向胸次橫,醉中談謔坐中傾。梅花有情應記得,可惜如今白髮生。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走馬引

    李賀唐代〕我有辭鄉劍,玉峰堪截雲。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朝嫌劍花淨,暮嫌劍光冷。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再次韻小雪餘言別

    陳造宋代〕舞霙飛霰鬧中庭,已辦持杯聽渭城。漢水襄山驟漂忽,早梅晚菊自枯榮。雪神作意凌風伯,客子歸途待日兄。蹀躞
  • 留題寧川香蓋寺壁

    韓翃唐代〕愛遠登高塵眼開,為憐蕭寺上經台。山川誰識龍蛇蟄,天地自迎風雨來。柳放寒條秋已老,雁搖孤翼暮空回。何人
  • 詠海棠呈子肅

    吳芾宋代〕海棠元自有天香,底事時人故謗傷。不信請來花下坐,惱人鼻觀不尋常。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靜江

    陳藻宋代〕桂林多洞府,疑是館群仙。 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
送官還鄉原文_送官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