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李賀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二月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賀的《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二月》

全文: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李賀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賀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書法作品欣賞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和氣

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已就

(1).已成。《後漢書·皇甫嵩傳》:“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稱制。”

(2).已經如此,既成事實。 曹禺 《日出》第三幕:“可是……這不是已就已就……他不是也死了。” 譚億 《麥收之前》:“已就也是已就了,撒謊就得撒到底。”

長日

(1).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禮記·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鄭玄 註:“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孔穎達 疏:“迎長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後日長,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長日之將至。” 北周 庾信 《周圓丘歌》之八:“乘長日,壞蟄戶。” 倪璠 註:“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長至。’《正義》曰:‘長至者,謂此月之時日長之至極。太史漏刻,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長至也。’”一說指冬至。《孔子家語·郊問》:“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王肅 註:“ 周 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長。”參見“ 長至 ”。

(2).漫長的白天。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令狐 相進 李遠 為 杭州 。 宣宗 曰:‘比聞 李遠 詩云:“長日唯銷一局碁”,豈可以臨郡哉!’” 宋 徐璣 《春日游張提舉園池》詩:“長日多飛絮,遊人愛緑陰。” 魯迅 《彷徨·示眾》:“聲音已經嘶嗄了,還帶些睡意,如給夏天的長日催眠。”

(3).指整天、終日。 明 陳大聲 《粉蝶兒·富文堂宴賞》套曲:“閒將緑綺彈,靜把《黃庭》註;蘭湯新浴,長日一塵無。” 明 袁宏道 《致蘭澤雲澤叔》:“身非木石,安能長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從所惡。”

(4).平時,經常。 唐 杜甫 《泛江》詩:“長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羅。” 清 吳偉業 《避亂》詩:“長日頻雲亂,臨時信孰傳。”

長夜

(1) 漫長的黑夜

長夜沾濕何由徹。——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時代

長夜難明赤縣天。——毛澤*東《浣溪沙》

(3) 整夜;徹夜

長夜之飲

李賀名句,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二月名句

詩詞推薦

  • 輸棋

    方岳宋代〕半崦山雲舊草堂,鳥啼花落幾平章。酒無賢聖同歸醉,風有雌雄各自涼。賴與鷗盟同保社,吵隨蟻垤夢侯王。未償
  • 河上即事·其六

    佘翔明代〕偃蹇嗟吾道,支離笑此身。何當歸採菊,無日不思蓴。秋色丹楓冷,西風白髮新。翩翩鴻鵠氣,千里去無垠。
  • 送立道

    吳當元代〕清笳動城闕,落葉響空井。羈客增遠懷,繁霜集寒景。依依塞鴻度,杳杳江路永。昨夜夢滄洲,朝來理煙艇。
  •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釋印肅宋代〕明窗內,晃晃絕塵無覆草。指作菩提卻不真,白頂門開全領會。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詩詞名句
  • 蘇州洋

    文天祥宋代〕一葉漂搖揚子江,白雲盡處是蘇洋。便如伍子當年苦,只少行頭寶劍裝。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詩詞名句
  • 恩平發舟口占

    吳鵬明代〕輕風生碧浪,鼓枕下長流。捲幔看瓊海,天青山盡頭。
  • 大風與楊念三飲次作此

    張耒宋代〕北風黃雲捲髮沙,吹暗長安百萬家。溫爐對酒慎勿出,且看酒面生浮花。我為吟詩說雲夢,荊江洞庭方洶湧。吟成
  • 古風送行陳省元

    姜特立宋代〕梅山老人頭雪白,摸索曹劉還認得。平生鹿鹿視餘子,誰是詩中真巨擘。踵門忽得天下士,慕我虛聲遠相覓。袖中
  • 寄許渾秀才

    殷堯藩唐代〕萬木驚秋葉漸稀,靜探造化見玄機。眼前誰悟先天理,去後還知今日非。樹擁秣陵千嶂合,雲開蕭寺一僧歸。漢廷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詩詞名句
  • 詠懷·其十

    張達元代〕霜氣肅大澤,虞衡方有為。緣山置罘罝,遐邇寧逸飛。列格掩狡兔,彎弧墜鵾雞。披林踐幽荒,探薄窮險巇。所中
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