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陸編修送月石硯屏》
全文:
何年商顥澄中秋,中光列籍稀校讎。
冰輪充滿不復玷,玉斧棄置無煩修。
蝦蟇遁走兔老黠,歷歷可認渾銀樓。
揚光厭倦落尺眼,臭黃漲霧給蜉蝣。
收芒轉彩向林壑,孕秀石腹非周鎪。
夜深輝怪想出沒,肯混瓦礫埋荒幽。
埋神竦踴競持護,山鬼睥睨潛驚媮。
扶疎檜影亦透入,非假幻化人能不。
誰將作屏伴幾硯,窗日互耀搖雙眸。
三山放翁實贈我,鎮紙恰稱金犀牛。
翁今鉅宋清廟器,鹹鍾韶磬鏗鳴球。
所學況不負天子,報國豈暇官資謀。
子虛賦傳賜科第,始計兵說裨宸旒。
傾需寵易妒亦速,巴蜀寄宦甌閩游。
仙風俠氣愈卓越,錦袍玉局當朋儔。
平生專車祗文藁,江漢萬古詞源流。
崑崙坱圠大巧在,乃欲繪畫真堪羞。
精神聞道尚遒緊,恨未面覿肝腸投。
此屏送有深意,絕勝龜甲圍香篝。
用張舍避立必直,銘戒要我參李尤。
拙詩酬貺忘不韙,是亦一痴何從瘳。
菱租魚市仰高詠,乘輿未果隨子猷。
來春流水鱖肥好,看我坐釣書船頭。
參考注釋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鎮紙
用銅、鐵、玉石等製成,用以鎮壓紙張或書籍的一種文房用具
金犀
(1).神話傳說中的金人。《神異經·西荒經》:“西方日宮之外有山焉,其長十餘里,廣二三里,高百餘丈。皆大黃之金,其石殊美,不雜土石,不生草木。上有金人,高五丈餘,皆純金,名曰金犀。”
(2).金印和犀角的劍飾。 漢 揚雄 《法言·孝至》:“被我純繢,帶我金犀。” 李軌 註:“金,金印;犀,劍飾。”一說為黃金帶鉤。 汪榮寶 義疏:“《匈奴傳》:‘賜黃金璽、玉具劍。’金即謂璽,則犀當是以犀角為劍飾也。然玉具劍摽、首、鐔、衛盡用玉為之,(彼《傳》 孟康 注。)不得以角為飾…… 榮 謂犀者,犀毗之略。 孝文 前六年,遺單于服物有黃金犀毗一,見《匈奴傳》。彼 顏 注云:‘犀毗, 胡 帶之鉤也。亦曰鮮卑,亦曰師比,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史記·匈奴列傳》作‘胥紕’,《索隱》雲‘胥、犀聲相近’,引 班固 與 竇憲 箋雲‘賜犀比金頭帶’是也。然則金犀即黃金犀毗,謂帶鉤,故云‘帶我金犀’也。”
(3).黃金和犀角。《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御賜金犀一簏,與他壓驚。”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阿鳳》:“臥榻徧飾金犀,光彩耀目,掛流蘇帳。”
張鎡名句,陸編修送月石硯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