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全文:
北山萬仞羅翠屏,下有湖水鏡面平。
山影靜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幾歲,居人日日常經行。
但知湖水鴨頭綠,誰人向此含幽情。
我來正值秋容媚,野曠天空風物清。
煙橫木末斜陽晚,雲散溪頭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處,水鳥窺人元不驚。
天晴水暖魚亦樂,時見潑刺波間鳴。
持竿舉網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嶽傾。
水面黃花更堪愛,盈盈佇立如聘婷。
栗玉簪頭紅一點,隨風翠帶還相縈。
興來不覺千鍾盡,眾賓皆醉無一醒。
漁榔敲罷棹歌起,十里猶聞笑語聲。
謫仙死後無此樂,我今此樂真難並。
人生適意未易得,此湖從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長杯朽,酹酒更告山之靈。
我欲結茅湖上住,盡使湖光入戶庭。
枕流漱石過一世,不妨清處時濯纓。
更釀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翩舟同載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吳芾名句,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