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送程建用宣德西歸》
全文:
昔與君同巷,參差對柴荊。
艱難奉老母,弦歌教諸生。
藜藿飽臧獲,布褐均弟兄。
貧賤理則窮,禮義日益明。
我親本知道,家有月旦評。
逡巡戶牖間,時聞嘆息聲。
善惡不可誣,孝弟神所聽。
我見此家人,處約能和平。
它年彼君子,豈復地上行。
爾來三十年,遺語空自驚。
松阡映天末,苦淚緣冠纓。
子親八十五,皤然老人星。
安輿及祿養,平反慰中情。
月俸雖不多,足備甘與輕。
今年復考課,得秩真代耕。
倚門老鶴望,策馬飛鴻征。
歸來歲雲莫,手奉屠蘇觥。
我詩不徒作,以遺鄉黨銘。
〈君昔嘗稅居,與敝廬東西相望,武昌君見其家事,知非貧賤人也。
此語未嘗語人,俯仰三十年矣。
因君西歸,作詩言之,不覺流涕。
〉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貧賤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貧賤有此女。——《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理則
(1).即邏輯。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譯以何名而後妥……吾以為當譯之為‘理則’者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則。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儘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 莊子 認為……﹝道體﹞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則,連神、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
禮義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套禮節儀式即為禮,合於這些的做法即為義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日益
一天更比一天有所增益
我們的隊伍日益壯大
蘇轍名句,送程建用宣德西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