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
全文:
晚客無一來,獨步入東谷。
園林已成就,此景頗不俗。
落落岩畔松,修修澗邊竹。
爽氣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寒泉激亂石,磊磊漱瓊玉。
荒溪清余潤,滿地苔蘚綠。
珍禽靜相倚,毛羽華且縟。
高下相和鳴,不去若馴伏。
幽花雜紅紫,點滴亂盈目。
坐久微風來,時聞散余馥。
往年讀書處,宛爾舊茅屋。
雖然小破壞,修整可數木。
開門拂軒窗,無限起蝙蝠。
縱橫列蟲網,不免自掃撲。
壁間細書字,多是親寫錄。
當時苦謀身,如此用意毒。
於今三十年,才抵羊脾熟。
一從入仕路,行步每踖踧。
所畏惟簡書,其甘者藜菽。
中間何大幸,致身在天祿。
無狀陪俊游,俯首常自恧。
連章乞外補,得郡悉鄉曲。
雖名二千石,敢自辭碌碌。
朝廷設新法,布作天下福。
或慮多垢玩,訓戒稍嚴肅。
刺史當是時,能不為驅督。
行之以中道,勉副議者欲。
刻薄素所憎,忍復用刑獄。
進身豈不願,實懼有陰戮。
昨從漢中歸,於此度炎燠。
親朋日相會,分義愈敦篤。
便欲從之游,投簪解朝服。
退自數年計,伏臘殊未足。
還當武康去,就養若雞鶩。
貧雖士之常,於我何迫蹙。
簡飄若自具,尚可繼前躅。
奈何食口眾,不比回也獨。
東方千餘騎,導從催我速。
行復登長途,貌展心甚縮。
淵明豈俗士,幸此有松菊。
參考注釋
無狀
(1).沒有形狀。《老子》:“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王弼 註:“欲言無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也。”《呂氏春秋·大樂》:“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狀者,則幾於知之矣。”
(2).沒有功績。《史記·夏本紀》:“﹝ 舜 ﹞行視 鯀 之治水無狀,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 唐 元稹 《裴誗充河南節度判官制》:“爾等佐 釗 ,斯任不細,苟或無狀,其思有尤。可依前件。” 宋 葉適 《始議一》:“然宰輔無狀,踵失策,繼舊盟,卒亦黽勉割四要郡畀之。”
(3).謂行為失檢,沒有禮貌。《史記·項羽本紀》:“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 秦中 , 秦中 吏卒遇之多無狀。”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汪端明》:“陛下方以天下養,有司無狀,褻慢如此。”《封神演義》第五十回:“爾師見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無狀!”京劇《白蛇傳》第十六場:“ 小青兒 性粗魯出言無狀,怎比得老禪師量似海洋?”
(4).謂所行醜惡無善狀。亦多作自謙之辭。《漢書·東方朔傳》:“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 宋 王安石 《與徐賢良書》:“向蒙賢者不以無狀,遠賜存省。” 清 姚鼐 《吳荀叔<杉亭集>序》:“余之庸闇無狀,固不足比儕類。”
(5).謂罪大不可言狀。《漢書·翟方進傳》:“丞相、御史請遣掾史與司隸校尉、部刺史併力逐捕,察無狀者。”《新唐書·孫伏伽傳》:“臣愚以為賊黨於赦當免者,雖甚無狀,宜一切加原,則天下幸甚!”《續資治通鑑·宋孝宗隆興元年》:“ 張栻 奏 盧仲賢 辱國無狀,擅許四州,下大理寺,奪三官。”
(6).沒有事實;沒有根據。《後漢書·竇武傳》:“抑奪宦官欺國之封,案其無狀誣罔之罪。”《新唐書·張嘉貞傳》:“﹝ 嘉貞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無狀。帝令坐告者。”《宋史·傅堯俞傳》:“皇城邏卒 吳清 誣奏富民殺*人,鞠治無狀。”
(7).引申為無緣故。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我昔昏醉,汝無狀殺我。我昔醉,不識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來就死。”《北齊書·婁昭傳》:“此州無狀,橫被殘賊,其君是怨,其人何罪?”《太平廣記》卷四四九引 唐 戴孚 《廣異記·謝混之》:“縣令無狀,殺我父兄。今我二弟詣臺訴冤。”
俊游
見“ 俊游 ”。
亦作“ 俊游 ”。快意的游賞。 宋 秦觀 《望海潮》詞:“ 金谷 俊游, 銅駝 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宋 陸游 《自詠》詩:“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 滄州 。” 清 龔自珍 《綺寮怨》詞:“江東俊游今倦,被怨曲撥起情怎禁?”
俯首
(1) 低下頭
俯首做畫
(2) 比喻順從
俯首聽命
文同名句,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