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雅琥的《上執政四十韻》
全文:
聖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雲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旭旭時將旦,熙熙物自春。
唐虞風未遠,鄒魯俗還淳。
往者三靈墜,扶持賴有人。
斬鯨清海沸,鍊石補天迍。
工鯀趨刑辟,皋夔起隱淪。
明公辭政久,首詔趣裝頻。
渴慰蒼生望,飢憐赤子貧。
朝陽先睹鳳,春歷正書麟。
總代天成化,俱為政入神。
五朝居輔弼,三世掌經綸。
皇眷恩波闊,玄功德澤均。
房謀兼杜斷,蕭律繼曹遵。
曆法羲經秘,書文頡篆新。
山河由秉筆,社稷在垂紳。
眾水宗南渤,諸星拱北辰。
濟為舟楫重,任托股肱親。
玉燭調元氣,金樞運大鈞。
都俞聞密贊,諫論喜重陳。
聲教流沙外,謳歌碣石濱。
烏台分繡斧,鳳詔繼華茵。
練達時無匹,公忠世絕倫。
棟樑支大廈,柱石表重闉。
天下皆桃李,人間靜棘榛。
中台方正席,東閣又延賓。
有客懷吾道,無媒致此身。
窮經甘寂寞,抱拙忍酸辛。
虎榜叨前列,鵷墀接後塵。
郎潛嗟咄咄,吏隱嘆逡逡。
十口長為旅,三年屢卜鄰。
稻粱猶不足,抱負豈能伸?養母留甘旨,居官守誨諄。
正言期董賈,枉道恥儀秦。
草芥難終棄,芻蕘尚可詢。
修塗多駿足,沍轍有潛鱗。
未遂風雲信,猶沾雨露仁。
天瓢能一滴,只尺是通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郎潛
漢 顏駟 自 文帝 時為郎,歷 景帝 至 武帝 , 駟 已龐眉皓髮,三世不遇,老於郎署。見《漢武故事》。後以“郎潛”謂老於郎署。喻為官久不升遷。 漢 張衡 《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 武 。” 宋 司馬光 《和吳仲庶寄吳瑛比部安道之子》:“龐眉尚有郎潛者,狥祿憂生直可嗟。” 清 錢謙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為松柏,我若蘿蔦。兄在先朝,郎潛已老,我官詞垣,載筆搜討。”
咄咄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
咄咄怪事
吏隱
(1).謂不以利祿縈心,雖居官而猶如隱者。 唐 宋之問 《藍田山莊》詩:“宦遊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馬廳記》:“ 江州 左 匡廬 ,右 江 湖 ,土高氣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隱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詩:“我今方吏隱,心在雲水間。”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薌畇公輓聯》:“鱣舍怡情,看三徑香多,省識人如菊淡;鯉庭侍養,悵六年吏隱,遽聞詩詠莪哀。”
(2).山名。一名 窪尊山 。在 浙江省 縉雲縣 。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地上》:“ 吏隱山 ,在 縉雲 ,縣令 李陽冰 退居於此山,創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陽冰 鑿石為窪尊。”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六·處州府》:“ 吏隱山 ,縣治東北,一名 窪尊山 ,以 唐 縣令 李陽冰 名。”
逡逡
退讓,恭順貌。《史記·遊俠列傳》:“然 關中 長安 樊仲子 ……雖為俠而逡逡有退讓君子之風。” 元 雅琥 《上執政四十韻》:“郎潛嗟咄咄,吏隱嘆逡逡。” 明 方孝孺 《黃霸》:“ 丙吉 、 魏相 之徒,號為賢相,不過逡逡然行乎繩墨之內,醇謹僅足而已。”
雅琥名句,上執政四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