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邵雍的《書皇極經世後》
全文: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歲月易遷革,書傳難考詳。
二帝啟禪讓,三王正紀綱。
五伯仗形勝,七國爭強梁。
兩漢驤龍鳳,三分走虎狼。
西晉擅風流,群凶來北荒。
東晉事清芬,傳馨宋齊梁。
逮陳不足算,江表成悲傷。
後魏乘晉弊,掃除幾小康。
遷洛未甚久,旋聞東西將。
北齊舉爝火,後周馳星光。
隋能一統之,駕福於巨唐。
五代如傳舍,天下徒擾攘。
不有真主出,何由奠中央。
一萬時區字,四千年興亡。
五百主肇位,七十國開疆。
或混同六合,或控制一方。
或創業先後。
或垂祚短長。
或奮於將墜,或奮於已昌。
或災興無妄,或福會不祥。
或患生藩屏,或難起蕭牆。
或病由唇齒,或疾亟膏肓。
談笑萌事端,酒食開戰場。
情*欲之一發,利害之相戕。
劇力恣知噬,無涯罹禍殃。
山川才表里,丘隴又荒涼。
荊棘除難盡,芝蘭種未芳。
龍蛇走平地,玉石碎昆崗。
善設稱周孔,能齊是老莊,奈何言已病,安得意都忘。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有
沒有
無所不有。——《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邵雍名句,書皇極經世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