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吳筠的《高士詠長沮桀溺》
全文:
賢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
孔父棲棲者,征途方問津。
行藏既異跡,語默豈同倫。
耦耕長林下,甘與鳥雀群。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異跡
(1).不同的行為、行跡。 晉 慧遠 《沙門袒服論》:“於是服膺聖門者,鹹履正思順,異跡同軌,緬素風而懷古,背華俗以洗心。”
(2).優異的政績。《漢書·路溫舒傳》:“遷 臨淮 太守,治有異跡,卒於官。”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 鴻 官至 琅邪 太守,所在有異跡。”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啟》:“民無隱情,治有異跡。”
(3).反叛的形跡。《南史·劉季連傳》:“ 季連 有憾於 遙欣 ,乃密表 明帝 言其有異跡。”《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包藏禍心者,謂之異志。形見於事為,謂之異跡。”
(4).奇異的事跡。 宋 蘇軾 《趙先生舍利記》:“ 盎 與先生異跡極多, 張道安 作先生墓誌,具載其事。”
語默
(1).亦作“ 語嘿 ”。謂說話或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南朝 陳 張正見 《白頭吟》:“語默妍媸際,浮沉毀譽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撫州景雲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自生至滅,隨跡示教,行止語嘿,無非佛事。” 秦牧 《藝海拾貝·<哲人·小孩>》:“有一些優秀的作品,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那個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動靜語默,他的聲音笑貌,仿佛可以觸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隱居。 晉 陶潛 《命子》詩:“時有語默,運因隆窊。” 逯欽立 註:“語默,出處。”《南史·張裕傳》:“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懵。”
同倫
(1).同一等第。《穀梁傳·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 、 叔孫得臣 如 齊 ,使舉上客,而不稱介,不正其同倫而相介,故列而數之也。”
(2).同類。 漢 賈誼 《新書·等齊》:“君臣同倫,異等同服,則上惡能不眩於其下?”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當念眾生現富單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輕微,或生疣贅,五官不全,同倫譏厭,己亦厭苦,我當巧術而以度之。”
(3).同一道德標準。《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孔穎達 疏:“行同倫,倫,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吳筠名句,高士詠長沮桀溺名句
名句推薦
力父佩璇玉,被服妖不妍
陳獨秀《感懷二十首》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汪洙《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