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全文:
前年九日餘杭郡,呼賓命宴虛白堂。
去年九日到東洛,今年九日來吳鄉。
兩邊蓬鬢一時白,三處菊花同色黃。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覺惜重陽。
江南九月未搖落,柳青蒲綠稻穗香。
姑蘇台榭倚蒼靄,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憐假日好天色,公門吏靜風景涼。
榜舟鞭馬取賓客,掃樓拂席排壺觴。
胡琴錚鏦指撥剌。
吳娃美麗眉眼長。
笙歌一曲思凝絕,金鈿再拜光低昂。
日腳欲落備燈燭,風頭漸高加酒漿。
觥醆艷翻菡萏葉,舞鬟擺落茱萸房。
半酣憑檻起四顧,七堰八門六十坊。
遠近高低寺間出,東西南北橋相望。
水道脈分棹鱗次,里閭棋布城冊方。
人煙樹色無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問有何才與政,高廳大館居中央。
銅魚今乃澤國節,刺史是古吳都王。
郊無戎馬郡無事,門有棨戟腰有章。
盛時儻來合慚愧,壯歲忽去還感傷。
從事醒歸應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請君停杯聽我語,此語真實非虛狂。
五旬已過不為夭,七十為期蓋是常。
須知菊酒登高會,從此多無二十場。
參考注釋
盛時
(1).猶盛世。《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及 周 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鄉風。”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方今天下適定,海內願安,無賢不肖皆樂立名於世。而 伯通 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 宋 梅堯臣 《題老人泉寄蘇明允》詩:“去為 仲尼 嘆,出為盛時祥。” 明 陳子龍 《對酒》詩:“對酒歌盛時,天下方大治。”
(2).猶盛年。 三國 魏 曹植 《箜篌引》:“盛時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儻來
(1).意外得來,偶然得到。《莊子·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 成玄英 疏:“儻者,意外忽來者耳。”《晉書·王坦之傳》:“帝曰:‘天下,儻來之運,卿何所有!’” 唐 張九齡 《南還湘水言懷》詩:“歸去田園老,儻來軒冕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夢公主》:“生得意自詡,告以秋捷,意主必喜。女愀然曰:‘烏用是儻來者為!無足榮辱,止折人壽數耳。’”如:無義錢財湯潑雪,儻來田地水推沙。參見“ 儻來物 ”。
(2).自來。 宋 王安石 《游章義寺》詩:“陰嶺有佳客,儻來不須招。”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壯歲
壯年。 唐 白居易 《晚歲》詩:“壯歲忽已去,浮榮何足論。” 宋 陸游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歸》詩:“壯歲巧名慚汗馬,暮年心事許沙鷗。” 明 方孝孺 《與訥齋先生書》:“壯歲難恃,倏焉將老。” 清 顧炎武 《歲暮》詩:“壯歲尚無聞,及今益樗散。” 鄧溥 《自題印雅》詩:“壯歲雕蟲感,除非 揚子 知。”
感傷
因有所感觸而悲傷。尤指過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
帶有幾分感傷的心情
他的作品感傷情調太重
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晉· 張載《七哀》
白居易名句,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