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其七·嵇中散(言志)康》
全文:
嚴鄭雅慕道,柳孫迥絕塵。
軒軒霞舉徒,豈必非我倫。
即欲乘枯槎,駕言浮海濱。
猶恐耦耕者,笑我曾知津。
以此隱市廛,含弘且游神。
良時復有酒,餚核亦雜陳。
痛飲信何妨,誰能禮束身。
幕天席地間,放浪全吾真。
神仙無大藥,世界如宿賓。
散發聊優遊,安用恆戚辛。
平生喜山公,今知非達人。
自見慕章甫,強我希垂紳。
參考注釋
軒軒
(1).舞貌;飛動貌。《淮南子·道應訓》:“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 唐 韓愈 《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金 司馬朴 《無餘居士齋壁有沉傳師游道山嶽麓詩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韻》:“卷藏篋笥已戢戢,風生襟袖何軒軒。”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三捷句寄子猷》詩之三:“畫鼓鼕鼕簇羽繁,《黃麞》命舞亦軒軒。”
(2).高揚貌;飛舉貌。 南朝 宋 謝惠連 《長安有狹斜行》:“帟帟雕輪馳,軒軒翠蓋舒。”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香山寺》:“ 香山 流泉茂樹,一著屐即有軒軒白雪之氣,於 西山 中當據上座。”
(3).揚揚自得貌。 晉 傅玄 《傅子》:“ 王黎 為黃門郎,軒軒然得志,煦煦然自樂。” 宋 文天祥 《自嘆》詩:“豎子溷人漫不省,紅纓白馬意軒軒。” 明 宋濂 《寓言》之二:“ 晉景 朝出見飯牛者,且行且歌,意軒軒若自得。”
(4).儀態軒昂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 會稽王 ( 司馬昱 )來,軒軒如朝霞舉。” 宋 楊萬里 《古風送劉委游試藝南宮》:“此郎軒軒千里駒,槐花再登鄉老書。” 清 方文 《初度書懷》詩之四:“鳳鳥復來儀,軒軒自霞舉。”
(5).寬悅貌。《靈樞經·通天》:“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陽之人也。”
(6).大鳥將停未停時的狀態。
霞舉
(1).高聳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雙闕昂藏,石壁霞舉。” 元 馮獎翁 《金馬門賦》:“濟濟令儀,燦曙色之霞舉。”
(2).風度軒昂貌。 晉 支遁 《釋迦文佛像贊》:“人欽其哲,孰識其冥,望之霞舉,即亦云津。”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 李白 名播海內, 玄宗 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 明 屠隆 《綵毫記·泛舟採石》:“老爺身著官錦袍,頭戴華陽巾,仙風道氣,軒軒霞舉。”
(3).喻高遠。 唐 道宣 《續高僧傳·譯經四·梵僧那提》:“詞出珠聯,理暢霞舉。”
(4).飄行;飛升。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既醺酣,即以手握衫袖霞舉掉臂而行。” 明 陳繼儒 《香案牘·白石生》:“ 生 煮白石為糧,問之何不霞舉。”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其(狐)飲食男女,生老病死,亦與人同。若夫飛升霞舉,又自一事。”
豈必
猶何必。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清 顧樵 《秋夜柬顧茂倫》詩:“哀樂境所遇,豈必 雍門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豈必面目同員方!”
乾隆名句,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其七·嵇中散(言志)康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軒軒霞舉徒,豈必非我倫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