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乘的《慧聚雜題·素琴堂(僧簡公約名此堂)》
全文:
長官發已星,強持牧羊箠。
故山荒草堂,為貧不知恥。
袞袞敲朴庭,纓裾漬塵滓。
子賤敬可高,七弦不離指。
今日到僧房,陰森翠堆幾。
數拳解巑岏,一泓粗清泚。
瑞草不知名,芬我勝蘭芷。
天籟更自然,世音亦何俚。
長官趣如何,依稀琴在此。
返思子賤琴,未免尚宮徵。
彈與不彈間,一切聊爾耳。
兀坐縱無言,湯湯寓流水。
參考注釋
七弦
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琴》:“今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國 魏 嵇康 《酒會》詩之一:“但當體七絃,寄心在知己。” 晉 陶潛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農 《游晉祠》詩:“更領涼堂趣,風中揮七絃。”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雲 道:‘別人還不離,獨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了點頭:‘不離!’”
李乘名句,慧聚雜題·素琴堂(僧簡公約名此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