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慕容彥逢的《和岑運使題趙吏部容膝齋詩》
全文:
公不見金谷樓台插寥廓,珠璣映出琉璃薄。
滿甑青螺甲第空,富貴回頭驚旅泊。
又不見淵明三徑似元卿,藍縷茅檐僅容著。
心知侈汰非遠謀,寄傲南窗安所託。
二子薰蕕古至今,遺臭傳芬皆自作。
中郎天機湛秋水,涵泳源流漱芳酌。
小齋容膝思易安,顧盼俗緣嗟自縛。
琴書對眼助清閒,杖履從人笑疏略。
紅塵一點不到處,只許爐香度帷箔。
吁嗟淡靜世所艱,此味要之屬丘壑。
能以膏粱甘寂寥,道德高風信玄邈。
真長標置自非凡,區區乃念東山樂。
見嗤逸少固所宜,詎識此生如寄殼。
會須掩關友松菊,俗子扣門從剝啄。
揮殘麈尾雖可佳,弄絕韋編良不惡。
參考注釋
麈尾
古人閒談時執以驅蟲、撣塵的一種工具。在細長的木條兩邊及上端插設獸毛,或直接讓獸毛垂露外面,類似馬尾松。因古代傳說麈遷徙時,以前麈之尾為方向標誌,故稱。後古人清談時必執麈尾,相沿成習,為名流雅器,不談時,亦常執在手。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 唐 白居易 《齋居偶作》詩:“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張牀。”《紅樓夢》第一○九回:“只見 妙玉 頭帶妙常冠……腰下繫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手執麈尾念珠。”
可佳
可嘉;可喜。 唐 上官遜 《松柏有心賦》:“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挺千尺而恆冒雪凌雲……故其勁節可佳。” 宋 王讜 《唐語林·雅量》:“客稱某物可佳可愛,公輒喜授之。” 清 何文煥 《歷代詩話·凡例》:“前賢詩話,微特論議精確,文筆亦自有致,故惟原本可佳,編類則失之矣。”
韋編
(1).古代用竹簡書寫,用皮繩編綴稱“韋編”。《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絶。”後以“韋編”借指《易》。 唐 楊炯 《<王勃集>序》:“每覽韋編,思弘大《易》。” 唐 許渾 《元處士自洛歸宛陵山居》詩:“ 紫霄峯 下絶韋編,舊隱 相如 結韈前。”自註:“ 元君 舊隱 廬山 學《易》。”
(2).泛指古籍。 唐 周弘亮 《除夜書情》詩:“還傷知候客,花景對韋編。”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今汝螢火曾親,蠹書堪讀,可將玉管,從事韋編。”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始點漆於韋編,繼操刀於簡版。”參見“ 韋編三絶 ”。
不惡
(1).謂不為惡聲厲色。《易·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程頤 傳:“遠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使知敬畏。”
(2).不壞;不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王凝之 謝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還 謝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釋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廼爾?’” 唐 白居易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詩:“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鬚同色復何如?” 魯迅 《野草·死後》:“在手背上觸到草蓆的條紋,覺得這屍衾倒也不惡。”
慕容彥逢名句,和岑運使題趙吏部容膝齋詩名句
名句推薦
相見淚沾襟,往事安能忘?父志兒能繼,辭母上前方
任銳《送兒上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