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因行宮即景·其二原文
檀欒脩竹澗岩紆,極頂軒亭俯碧湖。
真副其名非謬也,不孤我詠則然乎。
請看春物因時鬯,能使神心與靜俱。
承志宮中養天下,千秋萬歲奉慈娛。
詩詞問答
問:聖因行宮即景·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聖因行宮即景·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聖因行宮即景·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檀欒
(1).秀美貌。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脩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並馳道。” 唐 王叡 《竹》詩:“成韻含風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2).借指竹。 宋 梅堯臣 《和刁太傅新墅十題·移竹》:“遠愛檀欒碧逕開,荷鉏乘雨破秋苔。”
竹澗
亦作“ 竹磵 ”。竹林環繞的山澗。 南朝 梁簡文帝 《山齋》詩:“玲瓏繞竹澗,間關通槿藩。” 唐 張說 《和張監游終南》:“夜聞竹澗靜,曉望林嶺重。” 唐 孫逖 《和登會稽山》:“竹磵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極頂
(1).最高界限;頂點。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整頓屬員詔》:“但養尊處優是酬功極頂,免再操勞聞問囯事。” 楊朔 《泰山極頂》:“一直爬到 玉皇頂 ,這兒便是 泰山 的極頂。”
(2).非常,極端。 魯迅 《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可是這須看這位開書目的先生了,如果他是一位胡塗蟲,那么,開出來的幾部一定也是極頂胡塗書,不看還好,一看就胡塗。” 茅盾 《追求》三:“在失去 周女士 之後……從此他墜入極頂的懷疑和悲觀。” 胡蘇 《新媳婦》:“小風吹著我,我周身感到了極頂的舒暢。”
不孤
(1).古時幼年喪父為孤,孤子受到長輩父親般的照顧稱為不孤。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十:“ 康節 先公既捐館,二 程 先生於 伯溫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載甚厚。”
(2).不孤單,不單獨。《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 沉兼士 《<積微居國小金石論叢>序》:“今讀此編,深幸吾道之不孤。”
春物
(1).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 南朝 齊 謝朓 《直中書省》詩:“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盪。” 唐 張喬 《楊花落》詩:“北斗南回春物老,紅英落盡緑尚早。” 前蜀 韋莊 《寄園林主人》詩:“主人常不在,春物為誰開。”
(2).指酒。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輓詞》之三:“自昔愛春物,罇深眼底紅。”
心與
以心相許。《文選·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劉良 註:“心與,心相許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序:“故 州平 心與, 元直 神交。”
承志
(1).迎合意旨。《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 南朝 梁 劉孝綽 《司空安成康王碑銘》:“ 卜商 有問,是謂色難;承志望顏,在公斯易。”
(2).繼承大志。《韓詩外傳》卷十:“故 大王 、 太伯 、 王季 ,可謂見始知終而承志矣。”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千秋萬歲
(1).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九:“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金 元好問 《湘夫人詠》:“千秋萬歲帝鄉遠,雲來雲去空悠悠。” 郭小川 《新路歌》:“我們的事業呵,千秋萬歲!”
(2).祝長壽之辭。《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 唐 李嶠 《汾陰行》:“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新唐書·禮樂志九》:“臣某等不勝大慶,謹上千秋萬歲壽。”
(3).婉言帝王之死。《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少孫論》:“上與 梁王 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北史·隋房陵王勇傳》:“每思東宮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後,遣汝等兄弟向 阿雲 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大苦痛邪!”《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韜》:“俟主上千秋萬歲後,當盡去宦官。”
(4).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隋書·王劭傳》:“時有人於 黃鳳泉 浴,得二白石,頗有文理……又有卻非及二鳥,其鳥皆人面,則《抱朴子》所謂‘千秋萬歲’也。”
(5).見“ 千秋歲引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所著青衫舊,前官擬別除徐照《送張真翁赴舉》
- 何止芳薌御魑魅,要知紅日在斜川曹勛《代廣漕劉元舉謝趙相茶二首》
- 荒園寂寂堆霜葉,抱瓮何妨日灌蔬
- 樹折巢墮鳥,階荒草覆蟲許棠《經故楊太尉舊居》
- 自是姓同親向說,九重爭得外人知
- 融結疑天意,經勞憶古人李覯《龜峰精舍》
- 閱世觚稜如許,照人冰玉淵然廖行之《方壺》
- 逢霜作朴,得氣為春柳李賀《贈陳商》
-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佚名《爾雅·釋草》
![聖因行宮即景·其二原文_聖因行宮即景·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