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聞近京一帶得雨喜而有作》
全文:
行旅慮久霖,跋涉沾塗泥。
南畝種麥人,方望秋雨滋。
自我始於役,二旬已有奇。
未遭滂沱苦,率遇晴霽宜。
豈不利輜重,中心有所思。
思彼隴畝間,來牟正其時。
亢暘土脈乾,耰鋤將安施。
忽覽封章奏,膏澤自天垂。
四郊一犁雨,雨公還及私。
良農既不誤,塞路仍如茲。
雨暘各適可,孰非大造貽。
懸懸差已慰,芃芃猶可期。
迴鑾歷綠疇,應有喜農詩。
參考注釋
良農
(1).善於耕種的農夫。《穀梁傳·桓公十四年》:“天下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己所自親者也。”《荀子·修身》:“良農不為水旱不耕。” 漢 徐幹 《中論·民數》:“今之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無田而欲樹藝也,雖有良農,安所措其疆力乎!”
(2).占田較多的農民。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今宜立之法。使一夫占田五十畝以上者為良農;不足五十畝者為次農;其無田而為閒民,與非工商、在官而為游惰末作者,皆驅之使為隸農。” 宋 陳亮 《書林勛<本政書>後》:“顧其間將使隸農耕良農之田,納租視其俗之故,經賦出於良農,而隸農出軍賦,疑非隸農所利。”
塞路
充塞道路。言其多。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古者 楊 墨 塞路, 孟子 辭而闢之,廓如也。” 三國 魏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罾繳充蹊,坑穽塞路。”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崩榛塞路,崢嶸古馗。”《敦煌變文集·破魔變文》:“仙娥從後,持寶蓋以後隨;織女引前,扇香風而塞路。”
(1).邊塞的道路。 宋 陸游 《秋晚思梁益舊遊》詩:“滄波極目江鄉恨,衰草連天塞路愁。” 明 楊巍 《蕭關北作》詩:“塞路山難斷,胡天雲不開。”
(2).見“ 塞蘆 ”。
乾隆名句,聞近京一帶得雨喜而有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