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十二時·其四·勸學八首》
全文:
隅中巳。
有子須教識文字。
共人兩遞定英雄。
把筆思惟獲道理。
遠近稱傳到姓名。
遙聞談說人皆美。
世人不敢苦欺凌。
都為文章有綱紀。
參考注釋
把筆
(1).執筆。借指書寫;寫作。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失職不把筆,珠璣為君編。”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強記則博聞,博聞必強記,此常理而不盡然。至博聞強記而不解把筆者,又比比也。” 清 曹寅 《朱園看梅憶子猷》詩:“我行 石城 東,每擬寫橫幅。遠慚北枝妙,把筆手先縮。” 王統照 《<王統照短篇小說集>序言》:“由於年來久病,住醫院和休養時多,不能把筆。”
(2).握著初學兒童的手和筆教其習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把字》:“把筆猶言握筆,今小兒初就塾,蒙師把筆。”
思惟
亦作“ 思維 ”。1.思量。《漢書·張湯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魏志·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維,自謂無以易。” 唐 李德裕 《與黠戛斯書》:“每欲思維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誠。” 魯迅 《而已集·反“漫談”》:“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維,終於決定貢獻一點意見。”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王奴》:“ 馬嵬 變後, 明皇 朝夕思維。”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錄音機,我們就用不著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餘的了。”
道理
(1) 事物的規律
跟他講解物理學的道理
(2) 事情或論點的根據;理由
擺事實,講道理
(3) 辦法
我們可以商量個道理救得此人么?——《儒林外史》
(4) 打算
候朝廷諸事安頓後,再做道理。——《三俠五義》
(5) 處置;處理
咱們可先將他帶回去,再作道理。——《施公案》
敦煌曲子名句,十二時·其四·勸學八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