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杜士基的《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排律二十四韻以攄欽挹之懷》

全文:
間氣鍾名世,文昌拱舊京。
岱宗聿表峻,滄海共涵清。
偉略三朝望,崇標八座傾。
烏台方秉憲,鳩府更提衡。
水旱天行劇,札瘥物力煢。
縱稱財賦窟,安得廩儲盈。
吏弊紛難詰,民艱未易鳴。
焦心廑設策,蒿目閱持平。
輸挽才能繼,斂施恰中程。
果然充士腹,展也豫皇情。
會有褒綸屆,旋看晉秩迎。
林泉忽引興,簪紱澹浮榮。
悟主心逾切,抽身慮更明。
懸車太早計,聽履尚餘聲。
未穩山窗臥,常參斗柄橫。
能潛復能見,難弟亦難兄。
閫外收奇捷,朝端仗老成。
齊流竹帛譽,並勒鼎鍾名
此日壺漿送,當年圖繪並。
感恩矢下里,聊為竭衷誠。

杜士基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竹帛

(1).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墨子·天志中》:“又書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傳遺後世子孫。”

(2).引申指書籍、史乘。《史記·孝文本紀》:“然後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於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相公鎮 幽 都,竹帛爛勛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廟,垂名於竹帛。” 梁啓超 《讀孟子界說》:“故《春秋》有大義,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數傳乃著竹帛。”

鼎鍾

見“ 鼎鐘 ”。

亦作“ 鼎鍾 ”。鼎與鍾。古代鐘鼎上刻銘文,以旌有功者。有時即借指功業。《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宋 葉適 《祭韓子師尚書文》:“所可寃者,天與魁傑;既墮鼎鐘,人共埋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唐求》:“值三靈改卜,絶念鼎鍾,放曠疎逸,出處悠然,人多不識。” 明 汪廷訥 《種玉記·乘訪》:“兒今別去遠從戎,指日勛庸建鼎鐘。”

杜士基名句,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排律二十四韻以攄欽挹之懷名句

詩詞推薦

齊流竹帛譽,並勒鼎鍾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