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諫的《聽呂秉建彈三弦》
全文:
三弦本是邊城樂,誰與流傳到南越。
清歌妙手坐繩床,午夜高樓對明月。
初聞環佩鳴,仙子空中行。
綵雲吹未散,羅襪香塵生。
忽如猛將馳甲兵,萬騎鐵馬相縱橫。
搴旗直出玉關道,瞋目咤叱龍沙亭。
悲來轉作戍婦愁,關山月照塞草秋。
雁度瀟湘惜孤影,猿啼三峽澄江流。
劃然一聲震高木,子規啼裂山頭竹。
銀河倒翻柝木津,天孫似向樓邊哭。
山中秋氣如水涼,非此何由慰幽獨。
君能洗我冰炭腸,邀君且就樓中宿。
弦停月落簾半垂,童子燒茶茶正熟。
參考注釋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
會中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幽獨
(1).靜寂孤獨。亦指靜寂孤獨的人。《楚辭·九章·涉江》:“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 唐 司空圖 《秋思》詩:“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2).獨處。 清 陳確 《講義二·盡心章》:“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詞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學者反求諸幽獨之地焉耳。” 清 譚嗣同 《仁學》二:“莫顯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見乎隱,幽獨即是大廷。”
朱諫名句,聽呂秉建彈三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