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不似春生草,末學方矜水灌河

陳淵處沖見和複次韻二首·其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處沖見和複次韻二首·其二》

全文:
歲月空驚去若波,樗材渾欲樹無何。
人情不似春生草,末學方矜水灌河
顧我嶔崎徒意廣,如君飄逸患才多。
周南縱復嗟留滯,未便懸頭學揣摩。

陳淵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生草

(1).青草;新生之草。《莊子·讓王》:“ 原憲 居 魯 ,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慶藩 集釋:“生者,謂新生未乾之草,即牽蘿補屋之意也。”

(2).長草。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貴本,安愉而寡求。當此之時,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書·循吏傳·劉曠》:“﹝ 曠 ﹞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繫囚,爭訟絶息,囹圄盡皆生草。”《宋史·外國傳六·高昌國》:“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末學

(1).膚淺無本之學。多用作自謙之詞或自稱的謙詞。《莊子·天道》:“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罰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成玄英 疏:“先,本也。五末之學,中古有之,事涉澆偽,終非根本也。” 漢 蔡邕 《答詔問災異八事》:“臣伏惟陛下聖德允明,深悼變異,德音懇誠,褒臣末學,特垂訪及,非臣螻蟻所能堪副。” 唐 司空曙 《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詩:“微才空覺滯京師,末學曾為叔父知。” 宋 蘇軾 《與封守朱朝請》:“前日蒙示所藏諸書,使末學稍窺家法之秘,幸甚,幸甚。” 明 楊慎 《孔明淵明》:“ 朱子 謂 孔明 之學本 申 韓 , 淵明 之學本 老 莊 。此語末學不敢議,亦不敢從。”參見“ 末學膚受 ”。

(2).指淺薄的學者。 漢 蔡邕 《劉鎮南碑》:“深愍末學遠本離直,乃令諸儒改定五經章句,刪剗浮辭,芟除煩重。”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論》:“末學庸淺,不達名教之本,牽於事用以惑自然之性。”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清 黃宗羲 《戴西洮詩文題詞》:“所接不過腐生末學,所讀不過毛頭制義。”

(3).猶後學。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闕里既已千載,深儒流於末學。” 唐 韓愈 《讀墨子》:“余以為辯生於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説,非二師之道本然也。” 宋 蘇軾 《謝應中制科啟》:“思天下所以太平,必用芻蕘之説。亟收末學,以輔大猷。”

(4).指非正統之學。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儒主傳統翼教,而碩士名賢之訓附之;雜主飾治捄偏,而傍蹊末學之談附之。”

陳淵名句,處沖見和複次韻二首·其二名句

詩詞推薦

人情不似春生草,末學方矜水灌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