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端稟的《醉眠亭》
全文:
吏部瓮閒眠,先生窗下臥。
夜偷綠醑飲,晝喜清風過。
人為清風快於酒,擺落煩襟洗塵垢。
吾知醉寢勝閒睡,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
溝瀆超江漢,幕席視天地。
蝴蝶不知緣變化,黃粱未熟虛營利。
從來閒處得閒樂,何者功成與名遂。
隴西夫子稱世賢,世家自是酒中仙。
作亭占得松陵地,東坡名之為醉眠。
醉復眠兮眠復醉,頤養鄒軻浩然氣。
賢人為濁聖人清,昏昏夢寐都忘形。
花影滿身猶未覺,竹風吹面不知醒。
憶昔樂天貪醉吟,吟喔未免勞其心。
不如醉睡了無事,其樂陶陶得趣深。
我身走塵埃,羈鞅殊未息。
有所思兮在高軒,欲往從之路艱塞。
無緣一榻同醉眠,空禿千毫揮醉筆。
參考注釋
人為
(1) 人造成
一種人為的裝飾品
(2) 人去乾、做
事在人為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昏昏
(1).昏暗貌;陰暗貌。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樂浪 之東,有背明之國……在 扶桑 之東,見日出於西方,其國昏昏常暗,宜種百穀。” 南朝 陳 陰鏗 《行經古墓》詩:“霏霏野霧合,昏昏隴日沉。”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雲溪王氏婦》:“步於沙莽中,天氣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貝瓊 《殳山隱居夏日》詩:“病客從教懶出村,兩山一月雨昏昏。”
(2).糊塗;愚昧。《老子》:“眾人昭昭,我獨昏昏。”《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蕭山庸閒叟 《秋女士贊》:“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危言為人所不樂聞,大抵願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詞》:“蠻弦 代 寫曲如語,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薛賀州》:“ 鄭 人 薛鋭 仲藏 為 賀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緒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開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 葉聖陶 《城中·微波》:“他腦際有點昏昏,口裡非常渴燥。”
(4).視力昏花模糊。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兩目昏昏然,不甚見物。”
夢寐
睡夢;夢中
壯士臨陣,不死帶傷,理之自然也。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三國演義》
忘形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晁端稟名句,醉眠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