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傳經堂歌送卓永瞻歸浙西因寄火傳》
全文:
中原喪亂連天崇,鑿蹄驕馬嘶江東。
昭陵玉匣出隧道,鴻都秘策飛秋蓬。
小作幐囊大帷蓋,石經三體皆磨礱。
卓家世德不可紀,侍郎謀國真公忠。
巢傾卵破悔不早,曲突徙薪誰謂功。
革除事往三百載,至今化碧乾長虹。
聞孫抱經隱苕霅,千秋人識梁丘宗。
清廟明堂列球貝,深山大澤藏蛇龍。
我慕蕊淵生苦晚,晚及孫子相追從。
雄才能慮五石瓠,大力欲挽千鈞弓。
桓榮稽古累數世,郎君人地將無同。
昭氏鼓琴有妙理,誰雲竟以文綸終。
至尊通經過漢代,會開東觀臨三雍。
白*虎諸儒考同異,如懸大簴鏗洪鐘。
郎君攝衣作都講,雅歌殿上何雍容。
野夫窮經不得力,坐使尹季傷瘖聾。
他年登堂問章句,五湖帆影隨樵風。
參考注釋
帷蓋
(1).車的帷幕和篷蓋。《管子·事語》:“帷蓋不修,衣服不眾。” 漢 枚乘 《七發》:“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
(2).《禮記·檀弓下》:“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後以“帷蓋”為受恩乞恩之典。《漢書·陳湯傳》:“夫犬馬有勞於人,尚加帷蓋之報,況國之功臣者哉!” 明 張居正 《上六部稟帖》:“彼時勞苦已明,帷蓋已施。”
(3).棺罩和棺蓋。亦指棺槨。《梁書·徐勉傳》:“方領矩步之容,事滅於旌鼓; 蘭臺 石室 之文,用盡於帷蓋。” 明 何景明 《王母何氏墓碑》:“發帷蓋兮,脩途委蛇。”
石經
(1).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 漢平帝 元始 元年 王莽 命 甄豐 摹古文《易》、《書》、《詩》、《左傳》於石,此為石經之始。 漢 代以後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見者,有:(1) 漢靈帝 熹平 四年(公元175年) 蔡邕 用隸書寫成的“熹平石經”,(2) 三國 魏 齊王 ( 曹芳 ) 正始 (公元240-248年)中用古文、篆、隸三體刻石的“正始石經”,亦稱“三體石經”。(3) 唐文宗 開成 二年(公元837年)用楷書刻石的“唐開成石經”。(4) 後蜀 孟昶 命 毋昭裔 督造的楷書“蜀石經”,又稱“廣政石經”。(5) 宋仁宗 嘉祐 六年(公元1061年)竣工的“北宋石經”,因用篆、隸二體,又稱“二字石經”。(6) 宋 高宗 時御書刻石的“南宋石經”,亦稱“宋高宗御書石經”。(7) 清 乾隆 年間刻石的“清石經”。參閱 清 顧炎武 《石經考》、 清 萬斯同 《石經考》、近人 張國淦 《歷代石經考》。
(2).刻於摩崖或碑版上的佛經。現存石碑刻經規模最大的是 北京 房山 雲居寺 附近的石經。從 隋 代 大業 年間(公元七世紀初)刻起,到 明 代 萬曆 、 天啟 年間(公元十七世紀初)為止,大部分重要佛經都已刻成。 唐 皮日休 《開元寺避暑懷魯望》詩:“石經森欲動,珠像儼將恰。”
三體
(1).指《詩經》的風、雅、頌三體。《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 唐 孔穎達 疏:“諸詩未有一篇之內備有風、雅、頌,而此篇獨有三體者。”
(2).指 唐 詩的七絕、七律、五律三體。 宋 周弼 有《三體唐詩》六卷,即選此三體。
(3).指 唐 人賦詩唱和的三體。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三:“今人概言和韻,而不知 唐 詩賡和有三體,一曰依韻,一曰次韻,一曰用韻。”原註:“依韻,用在一韻,不用其字。次韻,和元韻,效其次第。此創於 元 、 白 ,其集中曰次用本韻是也。又次韻亦曰步韻,曰踵韻。用韻,但用彼韻,不次先後。”
(4).漢字的三種字型。在真書流行前,稱古文、篆書、隸書為三體。《後漢書·儒林傳序》:“ 靈帝 乃詔諸儒正定五經,刊於石碑,為古文、篆、隸三體書法,以相參驗。”《舊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 承禎 頗善篆、隸書, 玄宗 令以三體寫《老子經》。”《宋史·文苑傳三·句中正》:“﹝ 句中正 ﹞嘗以大小篆、八分三體書《孝經》摹石, 鹹平 三年表上之。”
(5).漢字的三種字型。真書、行書、草書。《新唐書·柳公權傳》:“ 宣宗 召至御座前,書紙三番,作真、行、草三體。”
(6).史學中稱編年、紀傳與紀事本末三種體裁。編年體始於《春秋》,紀傳體始於《史記》,後 宋 袁樞 創紀事本末體,史部分類乃相沿分為三體。
磨礱
亦作“ 磨礲 ”。亦作“磨壟”。1.磨石。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下》:“ 枚乘 有之:磨礱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唐 黃滔 《書懷寄友人》詩:“此生如孤燈,素心挑易盡,不及如頑石,非與磨礱近。” 清 錢謙益 《保硯齋記》:“以磨礲比德焉,以介石比貞焉。”參見“ 磨礱砥礪 ”。
(2).磨治。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陽為文梓,陰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規繩,雕治圓轉,刻削磨礱。”《太平廣記》卷三九八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 趙州 石橋甚工,磨壠密緻,如削焉。”一本作“ 磨礲 ”。 宋 黃庭堅 《謝王仲至惠洮州礪石黃玉印材》詩:“磨礲頑鈍印此心,佳人持贈意堅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滄溟見夢》:“ 愚山 適將往南山購石,見墓道間有石仆地,磨礱如新,遂刻己文。” 郭沫若 《贈朝鮮同志》詩:“江山錦繡三千里,寳劍磨礱十萬橫。”
(3).磨練;切磋。 唐 劉禹錫 《酬湖州崔郎中見寄》詩:“磨礱老益智,吟詠閒彌精。” 宋 陸游 《示友》詩:“學問更當窮廣大,友朋誰與共磨礱。”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日以師道磨礲學者,晝夜辨析,諄諄不懈。”
(4).折磨。 明 陸采 《明珠記·別母》:“薄命合遭逢,自古佳人,偏受磨礱。”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奇逢舊侶》:“數載飄零似轉蓬,為恩情多少磨礱。”
王士禎名句,傳經堂歌送卓永瞻歸浙西因寄火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