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由地中行,行其所無事

乾隆閱永定河堤因示直隸總督方觀承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閱永定河堤因示直隸總督方觀承》

全文: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無事
要以禹為師,禹貢無堤字。
後世乃反諸,祗惟堤是貴。
無堤免衝決,有堤勞防備。
若禹豈不易,今古實異勢。
上古田廬稀,不與水爭利。
今則尺寸爭,安得如許地。
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
上者禦其漲,歸漕則不治。
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至。
譬之築寬牆,於上置溝渠。
行險以僥倖,幾何其不潰。
胡不籌疏浚,功半費不貲。
因之日遷延,愈久愈難試。
兩日閱永定,大率病在是。
無已相諮詢,為補偏救弊。
下口略更移,取其趨下易。
培厚或可為,加高汝切忌。
多為減水壩,亦可殺漲異。
取土於河心,即寓疏淤義。
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長計。
相安姑弗論,宜禁新添寄。
條理爾其蘉,大端吾略示。
桑乾豈巨流,東手煩計議。
隱隱聞南河,與此無二致。
未臨先懷憂,永言識吾意。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參見“ 三行 ”。

(2).中列。《吳子·勵士》:“於是 武侯 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

(3). 唐 宋 時,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

(4).複姓。 漢 有 中行說 。見《史記·匈奴列傳》。

其所

一個合適的或指定的位置

各得其所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乾隆名句,閱永定河堤因示直隸總督方觀承名句

詩詞推薦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無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