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讎興義兵,鼓勇同趨時

乾隆於故宮用唐太宗幸武功慶善宮韻即效其體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於故宮用唐太宗幸武功慶善宮韻即效其體》

全文:
真人興白水,屢遷此開基。
近遠多景從,建號始於茲。
復讎興義兵,鼓勇同趨時
蒙古稱北臣,朝鮮質東夷。
入關據正統,安民勤文思。
勞每籌茅檐,逸寧耽繡㮰。
百年久昇平,繼述予所司。
眷言懷故京,來巡遼水湄。
兵民誠富庶,農桑帶郊畿。
幾餘攬芸編,因賡文皇詩。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義兵

(1).猶義師。《穀梁傳·宣公四年》:“﹝ 魯 ﹞伐 莒 ,義兵也。” 晉 潘岳 《西征賦》:“工徒斲而未息,義兵紛以交馳。”《舊唐書·高祖紀》:“羣賊蜂起, 江都 阻絶, 太宗 與 晉陽 令 劉文靜 首謀,勸舉義兵。”

(2).古時統治階級為保衛其利益而臨時組織的武裝。 晉 陸機 《辨亡論上》:“昔 漢 氏失御,姦臣竊命……王室遂卑。於是羣雄蜂駭,義兵四合。”《新五代史·雜傳九·劉景岩》:“ 晉高祖 起兵 太原 , 唐廢帝 調民七戶出一卒為義兵。”

(3).以恢復被推翻的王朝為宗旨而組織起來的軍隊。《後漢書·樊宏傳》:“ 王莽 末,義兵起, 劉伯升 與族兄 賜 俱將兵攻 湖陽 。” 清 顧炎武 《吳同初行狀》:“未旬日而北兵渡 江 ,余從軍於 蘇 ,歸而 崑山 起義兵。”

(4). 宋 代的一種鄉兵。《宋史·兵志四》:“鄉兵者,選自戶籍,或土民應募,在所團結訓練,以為防守之兵也…… 河北 東、 陝西 有義勇, 麟州 有義兵, 川峽 有土丁、壯丁。”

鼓勇

(1).鼓足勇氣。 唐 張碧 《鴻溝》詩:“山河欲拆人煙分,壯士鼓勇君王存。”《明史·倪岳傳》:“今欲鼓勇前行,窮搜遠擊。”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瘈噬》:“兒郎們![眾]有。[副浄]須鼓勇前去者。”

(2).使鼓起勇氣。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五月》:“而圖任將相,使之協謀共力,經營乎朔方。然後鼓勇 河 東, 河 北忠憤之人,使自為戰,則強敵可摧。” 殷夫 《“孩兒塔”上剝蝕的題記》:“鼓勵我出版的 林林 ,給我煞費心血插圖的 白波 ,我想都並不想讚賞我的詩,只也是可憐我,同時又鼓勇我而已。”

趨時

亦作“趍時”。1.謂努力去適應當時的具體形勢、環境與條件。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周書》曰:‘凡彼聖人必趨時。’是故戰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趨時必果,乘機無怯。”《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當今伐之,是其厄會;聖人急於趨時,誠謂今日。” 魯迅 《花邊文學·趨時和復古》:“我這裡所用的是普通所謂‘趨時’中的一部分:‘前驅’的意思。”

(2).抓緊時機;及時。《史記·貨殖列傳》:“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淮南子·原道訓》:“ 禹 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得時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麻》:“又諺曰:‘五月及澤,父子不相借。’言及澤急也。夏至後者,匪唯淺短,皮亦輕薄。此亦趨時,不可失也。”《金史·侯摯傳》:“臣請盡力規畫,勸喻農民趨時耕種。”

(3).迎合潮流;迎合時尚。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體方貞以居直者,雖誘以封國,猶不違情以趨時焉,安肯躐徑以取容乎?” 唐 白居易 《陳中師除太常少卿制》:“不背俗以矯逸,不趍時以沽名。” 嚴復 《救亡決論》:“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後,以巧宦為宗風,以趨時為秘訣。”

(4).引申指時髦;趕時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説的 繼之 也笑了道:‘本來作假是此刻最趨時的事。方才我這裡才商量了一起命案的供詞。你想命案供詞還要造假的,何況別樣。’” 孫中山 《五權憲法》:“近來 中國 底學生們,他無論懂不懂,也要講無政府以為趨時,真是好笑。” 洪深 《屬於一個時代的戲劇》:“還有一點,可以無須乎多聲明的,就是《貧民慘劇》與《趙閻王》都是我閱歷人生,觀察人生,受了人生的刺激,直接從人生里滾出來的。不是趨時的作品。(做文字同穿衣裳一樣會求時髦。)”

乾隆名句,於故宮用唐太宗幸武功慶善宮韻即效其體名句

詩詞推薦

復讎興義兵,鼓勇同趨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