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朋的《述古·其二》
全文:
六龍安可頓,四節一何速。
秋氣下霜露,春事著草木。
天道有疊代,世故足翻覆。
塞翁喪良馬,宋氓得白犢。
由來非今朝,未必不為福。
參考注釋
六龍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頽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四節
(1).指春、夏、秋、冬四季。《後漢書·楊賜傳》:“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順四節也。” 李賢 註:“四節,謂春蒐、夏苗、秋獮、冬狩也。” 三國 魏 曹丕 《連珠》之二:“蓋聞四節異氣以成歲,君子殊道以成名。” 晉 陸機 《塘上行》:“四節逝不處,繁華難久鮮。”
(2).指四時的節日。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退省諸王,常有戚戚具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以敘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晉書·王濬傳》:“ 濬 今有二孫,年出六十,室如懸磬,餬口 江 濱,四節蒸嘗,菜羹不給。” 清 吳偉業 《蕭史青門曲》:“六宮都講家人禮,四節頻加戚里恩。”
(3).指獸類四肢的關節。《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 郭璞 註:“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
洪朋名句,述古·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