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登半天樓》
全文:
游山趁幾閒,四刻未為久。
園門臨晾甲,取便每從走。
門內即石泉,過泉復岡阜。
是為西北障,延緣達巔嶁。
岩樓乃搆茲,肩輿喜不陡。
虛窗向遠開,翰席清憩偶。
向來所躋攀,歷歷座中受。
靜者動之幾,勞亦逸之母。
誰能忘筌蹄,可與言空有。
參考注釋
靜者
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呂氏春秋·審分》:“得道者必靜,靜者無知。”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黃節 注引《論語》:“智者動,仁者靜。”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 蔡侯 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仇兆鰲 註:“ 夢弼 謂: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 清 趙翼 《題鄒蓮浦小照》詩:“超然靜者心,小憇寄幽矚。”
乾隆名句,再登半天樓名句
名句推薦
曳杖試行吟,竹里青簾,高倚疏疏柳
沈士銳《醉花陰》
詩詞推薦
![靜者動之幾,勞亦逸之母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