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員本朝大無外,丕基式廓連兩京

乾隆帝都篇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帝都篇》

全文:
天下宜帝都者四,其餘偏隘無足稱。
軒轅以前率荒略,至今涿鹿傳遺城。
豐鎬頗得據扼勢,不均方貢洛乃營。
天中八達非四塞,建康一塹何堪憑。
惟此冀方曰天府,唐虞建極信可徵。
右擁太行左滄海,南襟河濟北居庸。
會通帶內遼海外,雲帆可轉東吳粳。
幅員本朝大無外,丕基式廓連兩京
我有嘉賓歲來集,無煩控御聯歡情。
金湯百二要在德,兢兢永勖其欽承。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幅員

廣狹叫幅,周圍叫員。疆域有廣狹及四至,所以稱疆域為幅員。員,或作圓

本朝

(1) 古人認為朝廷是國家的根本,所以稱朝廷為本朝

(2) 稱自己所處的王朝

無外

(1).謂古代帝王以天下為一家。《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何休 註:“王者以天下為家,無絶義。”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2).猶無窮,無所不包。《管子·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呂氏春秋·下賢》:“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高誘 註:“道在大能大,故無復有外。”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這 陰山 ……其大無外,其高無比。”

(3).沒有外物。《莊子·則陽》:“除日無歲,無內無外。” 郭象 註:“無彼我則無內外也。”

(4).指遠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惠澤播於黎苗,威靈振乎無外。” 晉 傅玄 《喜霽賦》:“播仁風於無外。” 宋 蘇軾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小兒致語》:“若帝之初,達四聰於無外。”

(5).猶言沒有兩樣。《晉書·刑法志》:“ 江 左無外,蠻陬來格。” 宋 司馬光 《勸學歌》:“父教師嚴兩無外,學問無成子之罪。”

丕基

巨大的基業。 唐 張紹 《沖佑觀》詩:“赫赫烈祖,再造丕基。”《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朕虔承顧命,獲嗣丕基,常懼顛危,不克負荷。”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誓師檄文》:“佇見澄清區宇,復千百年 中夏 丕基。”

式廓

規模;範圍。《詩·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朱熹 集傳:“式廓,猶言規模也。” 明 唐順之 《常州新建關侯祠記》:“久之, 金君 遷去, 邵 君 惟中 代守,有嘉成績,增之式廓,爰勒碑以記其功。” 鄭觀應 《盛世危言·電報》:“國家版圖式廓幅員之廣,冠絶寰區。”

兩京

(1).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周 代的 鎬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竊強 秦 之三輔,陷隆 周 之兩京。”

(2).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漢 、 唐 的 長安 和 洛陽 。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唐 杜甫 《戲贈閿鄉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

(3).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宋 代的 開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紀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減兩京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釋之。” 宋 梅堯臣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詩:“少客兩京間,熟游 嵩 與 華 。”

(4).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開平 。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製作》:“屬車歲歲幸兩京,八鸞承御壯瞻視。”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十八:“萬古龍門鎮兩京,懸崖飛瀑一般清。”

(5).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祝京兆書<兩京賦>》:“昔在 武昌 人家見 祝京兆 行書 都元敬 《兩京賦》,兩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 陳毅 《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為長歌志感》:“ 重慶 有 老蔣 ,兩京踞敵偽。”

(6).借指兩 漢 。《陳書·儒林傳·沉不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 三代 ;環林璧水,業盛於兩 京 。” 張舜徽 《廣校讎略》卷一:“敘及 三代 ,則移録《尚書》;事涉兩 京 ,則稱舉《史》《漢》。”

乾隆名句,帝都篇名句

詩詞推薦

幅員本朝大無外,丕基式廓連兩京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