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戒壇院東坡枯木張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見作此示汪履道》
全文:
雪裡壁間枯木枝,東坡戲作無聲詩。
霅川謫仙亦豪放,酒闌為吐煙雲詞。
鬧傳秀色絕今古,正如四月出盆絲。
老僧遮護不許見,敲門遊客遭慢欺。
我來擬看亦乘興,興盡卻還君勿嗤。
參考注釋
枯木
(1).老樹;枯樹。《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如因榮木變為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唐 盧照鄰 《行路難》詩:“君不見 長安 城北 渭 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新唐書·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樹復生枝葉……占曰:‘枯木復生,權臣執政。’”
(2).比喻頹喪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園賦》:“心則 歷陵 枯木,髮則 睢陽 亂絲。” 宋 范成大 《與時敘現老納涼池上》詩:“笑我兩枯木,獨與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彥休 《唐闕史·秦中子得先人書》:“富室少年列狀始末,訴於縣官,詰問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異錄·肉雷》:“ 來紹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稟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則百囚俱斷,轟響震動一邑,時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諫》:“今兵士之徒無罪,乃驅之行陣之間,委之鋒鏑之下,使肝腦塗地,魂魄無歸,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轊車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黃庭堅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陳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嗚呼昊天,忍此荼毒。”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無聲詩
指畫。古人以畫雖不能吟喔,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 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子由題憩寂園》之一:“ 李侯 有句不肯吐,淡墨寫出無聲詩。”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溪光亭》“溪光自古無人畫,憑仗新詩與寫成” 宋 施元之 註:“《古詩話》:詩人以畫為無聲詩,詩為有聲畫。”《宣和畫譜·顧野王》:“畫,亦 野王 無聲詩也。”據《四庫全書總目·藝術類存目》, 清 姜紹書 著有《無聲詩史》,錄 明 代及 清 初畫家小傳。
釋德洪名句,戒壇院東坡枯木張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見作此示汪履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