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秋麥》
全文:
初秋發軔時,金風盪禾黍。
西成喜匪遙,黃雲經目睹。
朔塞大蒐歸,多稼滌場貯。
翻犁播麥種,芃芃復如許。
相距才兩月,農務易已屢。
勤劬莫過茲,天時況難怙。
周覽農家具,同此識疾苦。
茁隴蓬蔥綠,循觀聊展眉。
欣彼生意佳,致我馬足遲。
未覺繁霜侵,仍餘瑞露滋。
劭農雖愜懷,祈歲更廑思。
既願冬雪足,還蘄春雨時。
年來此際慰,虛望或有之。
以此喜與憂,迭起無窮期。
人知玉食尊,其艱誰得知。
參考注釋
初秋
秋季的頭一個月,即陰曆七月
發軔
(1).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前進。借指出發,起程。《楚辭·離騷》:“朝發軔於 蒼梧 兮,夕余至乎 縣圃 。” 朱熹 集註:“軔,搘車木也,將行則發之。”《淮南子·兵略訓》:“故得道之兵,車不發軔,騎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詩:“余時游名山,發軔在遠壑。” 明 徐霖 《繡襦記·結伴毘陵》:“赴京都,已發軔,親友皆無贐。” 雷昭性 《中國立憲之觀察與歐洲國會》:“譬諸行道,發軔即乖,雖追風追電,亦愈覺支離。”
(2).動用,動員。《尉繚子·兵談》:“富治者,民不發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開端。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九載 唐 張懷瓘 《書斷下》:“茲又論夫文字發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問 《奉直趙君墓碣銘》:“萬物並流,至君而止。司南聖塗,發軔伊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瑞雲》:“此奴終身發軔之始,不可草草。” 聞一多 《文藝與愛國》:“我們的愛國運動和新文學運動何嘗不是同時發軔的?”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一篇七:“ 中國 立憲運動的具體的表現大約是發軔於戊戌政變。”
(4).猶發跡。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韓子蒼 獻 王將明 生日二十絶句,內一絶句云:‘萬里青霄發軔時,驊騮絶足看賓士。’” 明 鄭若庸 《玉玦記·對策》:“繩樞賤貧,分柴桑終淹此身。一朝發軔,向楓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顧君滿考張西溪索詩餞之故為賦此》:“功名發軔青*雲*路,長願存心在澤*民。”參見“ 發跡 ”。
金風
指秋風
金風浦上吹黃葉,一夜紛紛滿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風送爽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乾隆名句,秋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