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妙端的《題明因尼寺陳後主所建》
全文:
六代興亡似擲梭,空留尼寺傍山阿。
殘碑猶識金仙事,國破誰傳玉樹歌。
繞屋煙霞供笑語,一龕燈火隔松蘿。
由來陵谷皆遷變,湖水依然自綠波。
參考注釋
六代
(1).指 黃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晉書·樂志上》:“ 周 始二《南》,《風》兼六代。昔 黃帝 作《雲門》, 堯 作《鹹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謂因前王之禮,設俯仰之容,和順積中,英華發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樂,宮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學說例》:“雖然,六代之樂,今盡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漢 。《資治通鑑·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關七聖而課試之文不垂。” 胡三省 註:“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漢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 三國 魏 曹冏 有《六代論》,論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興衰之由。文見《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論》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齊書·高祖十二王傳論》:“若夫六代之興亡, 曹冏 論之當矣。”
(4).指 三國 吳 、 東晉 和 南朝 之 宋 、 齊 、 梁 、 陳 。 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宋 賀鑄 《水調歌頭·台城游》詞:“南國本蕭灑,六代浸豪奢。” 清 顧炎武 《贈鄔處士繼思》詩:“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煙。六代江山好,愁來恣搜討。” 魯迅 《無題》詩之一:“六代綺羅成舊夢, 石頭城 上月如鉤。”
興亡
興盛與衰亡
擲梭
(1).織布。 唐 於濆 《苦辛吟》:“窗下擲梭女,手織身無衣。”
(2).喻時光迅疾。《雲笈七籤》第一一三:“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 清 汪曰楨 《<小螺庵病榻憶語>題詞》:“擲梭歲月感駸駸,早見墳頭宿草深。”
(3).形容來往頻繁。 清 厲鶚 《清江引·柳浪聞鶯》曲:“小鶯擲梭風柳靡,翠線波痕細。”
尼寺
(1).尼姑所住的寺院。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真壇淨社·尼寺》:“《僧史略》曰:‘ 東晉 何充 始捨宅安尼,此蓋尼寺之起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明懸尼寺》:“ 明懸尼寺 , 彭城 武宣王 勰 所立也。”
(2).借指天主教修女院。 梁啓超 《羅蘭夫人傳》:“彼之熱心,先注於宗教。十一歲得請於父母,入尼寺,以學教理者一年。”
山阿
山嶽;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晉· 淘潛《輓歌》
朱妙端名句,題明因尼寺陳後主所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