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霧》
全文:
塞山幻戲何爾奇,白棉彌谷乾闥移。
履高若低隱乍現,障近成遠東疑西。
城郭台觀舉彷佛,蜃樓海市非人為。
或如王母降玉輦,或如木公駐葆旗。
張公五里裴三里,鷽鳩何異榆枋枝。
日中雰郁倏歸岫,千岩萬嶺明偨池。
旋覺皮衣著體暖,生風耳後花驄馳。
偏伍彌縫有節制,曾無一騎隍中迷。
南人行船北人馬,有能不能難強其。
肩輿得得來翰苑,縱觀卒愕相嗟咨。
爾亦何必相嗟咨,為吾走筆為新詩。
參考注釋
鷽鳩
鳥名。即斑鳩。也稱鳴鳩。多用以比喻小人。《文選·江淹<雜體詩·郊阮籍“詠懷”>》“鸒斯蒿下飛” 李善 注引《莊子》:“蜩與鸒鳩笑之。”按,今本《莊子·逍遙遊》作“學鳩”。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 莊周 著書,以寓言為主……至如鼃鱉競長,蚿蛇相憐,鸒鳩笑而後言,鮒魚忿以作色。”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阮龍光》:“不意鸒鳩伎倆,決飛祇槍榆枋,白髮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澤*東 《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榆枋
榆樹與枋樹。比喻狹小的天地。 唐 趙中虛 《游清都觀尋沉道士得芳字》詩:“早蟬清暮響,崇蘭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宋 王曾 《矮松賦》:“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悞於榆枋。” 明 楊珽 《龍膏記·傳情》:“分明是鵬摶暫息榆枋也,有日吹噓送上天。”參見“ 榆枋之見 ”。
乾隆名句,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