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禮約的《度錯愕嶺》
全文:
萬峰青青春縹緲,危巒騰鶱兩崖老。
石上人凌樹杪霞,六丁蹴死煙飛草。
大谷沉沉入南極,蛛絲鳥路風吹直。
杜鵑花老不歸春,鬼母號天魍魎泣。
怪蛟窺人作人立,迸水泠泠洗雙屐。
陰風剪雨雲片磔,峽天漏日冰花白。
巨石開關起仙宅,欲傾不傾走魂魄。
征西將軍眼花碧,蠶叢魚鳧空跼蹐。
參考注釋
杜鵑花
也叫映山紅,常綠或落葉灌木。葉卵狀橢圓形。春季開花,花冠闊漏斗形,紅色,是著名的觀賞植物。 唐 白居易 《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最惜杜鵑花爛熳,春風吹盡不同攀。”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花》:“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鳴時開,一名暎山紅,一名紅躑躅……又 上虞 釣臺山 上雙筍石,其頂有杜鵑花,春夏照爛,望之若人立而飾其冠冕者。” 清 黃遵憲 《杜鵑》詩:“杜鵑花下杜鵑啼,苦風淒雨夢亦迷。” 楊朔 《滇池邊上的報春花》:“說起 昆明 的花木,真正別致。最有名的三種花是茶花、杜鵑花,還有報春花。”
不歸
(1).不返家。《詩·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試,遂不歸,止而受教。”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
鬼母
(1).傳說中神名。虎頭龍足,蟒目蛟眉,居於 南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鬼母》:“ 南海 小虞山 中,有鬼母,能產天下鬼。一產千鬼,朝產之,暮食之。今 蒼梧 有 鬼姑神 是也,虎頭、龍足、蟒目、蛟眉。”
(2).指佛教護法神 鬼子母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 王鉷 據 陝州 ,集天下良工畫 聖壽寺 壁……至今尚有十堵餘,其間西廊迎佛舍利,東院佛母壁最奇妙,神彩皆欲飛動。又有 鬼母 、瘦佛二壁差次。其餘亦不甚過人。”參見“ 鬼子母 ”。
(3).指 劉邦 斬蛇故事中白蛇之母。 唐 李賀 《春坊正字劍子歌》:“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夜哭。”參閱《史記·高祖本紀》。
(4).方言。巫婆。《南方周末》1992.10.23:“鬼母,是 贛 東人對巫婆的俗稱。”
號天
對天號泣。言極其悲痛。《莊子·則陽》:“至 齊 ,見辜人焉,推而強之,解朝服而幕之,號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菑,子獨先離之。’”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萬里故鄉,幼孤在前,相顧不歸,泣血號天。” 宋 蘇軾 《祭石幼安文》:“攜手同歸,相視華顛,孰雲此來,拊膺號天。”
魍魎
傳說中的一種鬼怪
汪禮約名句,度錯愕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