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頭巾子路,衫破肚皮開

缺名二五言詩·其五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缺名二的《五言詩·其五》

全文:
富饒田舍兒,論請實好事。
度種如生田,宅舍青煙起。
槽上飼肥馬,仍更賣奴婢。
牛羊共成群,滿圈養生子。
窖內多埋谷,尋常願米貴。
里政追役來,坐著南廳里。
廣設好飲食,多須勸遣醉。
追車即與車,須馬即與馬。
須錢便與錢,和市亦不避。
索麵驢駝送,續後更有雉。
官人應須物,當家皆具備。
縣官與恩宅,曹司一家事。
縱有重差科,有錢不怕你。
貧窮田舍漢,庵子□孤棲。
兩共前生種,今世作夫妻。
婦即客舂搗,夫即客扶犁。
黃昏到家裡,無米復無柴。
男女空餓肚,狀似一食齋。
里政追庸調,村頭共相催。
幞頭巾子路,衫破肚皮開
體上無褌褲,足下復無鞋。
醜婦來惡罵,啾唧搦頭灰。
里政被腳蹴,村頭被拳搓。
驅將見朋友,打脊趁回來。
租調無處出,還須里政倍。
門前見債主,入戶見貧妻。
舍漏兒啼哭,重重逢苦哉。
如此更窮漢,村村一兩枚。

缺名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幞頭

古代一種頭巾。古人以皂絹三尺裹發,有四帶,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項,故稱“四腳”或“折上巾”。至 北周 武帝 時裁出腳後幞發,始名“幞頭”。初用軟帛垂腳, 隋 始以桐木為骨子, 唐 方以羅代繒。帝服則腳上曲,人臣下垂。 五代 漸變平直。 宋 制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式樣。惟直腳為貴賤通服,皇帝或服上曲。參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巾幞》、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宋史·輿服志五》、 明 王圻 《三才圖會·衣服二》、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幞》。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即喚 桂心 ,並呼 芍藥 ,與少府脫鞾履、疊袍衣,閣幞頭,掛腰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偏帶兒是犀角,幞頭兒是烏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應天府 尹大人 戴著幞頭,穿著蟒袍,行過了禮。”

襆頭:即幞頭。古代包頭軟巾,有四帶,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也稱四腳、折上巾。《隋書·禮儀志七》:“故事,用全幅皁而向後襆髮,俗人謂之襆頭。”《資治通鑑·後晉齊王天福八年》:“﹝ 楚王 希范 ﹞作九龍殿,刻沉香為八龍,飾以金寶,長十餘丈,抱柱相向; 希范 居其中,自為一龍,其襆頭腳長丈餘,以象龍角。”參見“ 幞頭 ”。

巾子

頭巾。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巾幞》:“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即頭小而圓鋭,謂之內樣。”《說郛》卷十引 前蜀 馬鑒 《續事始·巾子》:“《實録》云:‘ 隋 大業 十年,左丞相 牛弘 上議,請著巾子,以桐木為之,內皆漆。 唐 武德 初,置平頭小樣巾子。 武后 內宴,賜百寮絲葛巾子。 中宗 內宴,賜宰相內樣巾子。’”

肚皮

〈方〉∶指腹部

缺名二名句,五言詩·其五名句

詩詞推薦

幞頭巾子路,衫破肚皮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