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寄牧仲贛州其年簡討見和綠雪之作復遺岕茶一器索賦》
全文:
敬亭如靜女,姽嫿有餘態。
洞山如道流,吐納成沆瀣。
陽羨連故鄣,尻脽相負戴。
地靈草木異,雲霧凝靉靆。
尤重羅嶰名,超軼絕流輩。
山氣夕陽佳,風露非灌溉。
昨賦《綠雪詩》,莽鹵乏清裁。
名流遞賡唱,粲若珠百琲。
髯也實致師,拔戟成一隊。
白甀題紅簽,細君自蒸焙。
朝來肯送似,秀色染眉黛。
下簾候魚目,芳瓷露蟾背。
雖復遭水厄,頗亦澆壘塊。
茶聲正瑽琤,竹影交瑣碎。
詩成遣長須,聊作三舍退。
君當賈餘勇,吾衰鼓已再。
參考注釋
雖復
猶縱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雖復守辱不已,猶當絶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自爾承基纂基,保受姓氏,雖復千年一聖,終是百世同宗。”
水厄
(1).溺死之災。《北齊書·循吏傳·房豹》:“ 紹宗 自雲有水厄,遂於戰艦中浴,並自投於水,冀以厭當之。” 唐 穀神子 《博異志·李全質》:“ 全質 纔寐,即見戴圓笠紫衣人來拜謝曰:‘公平生有水厄,但危困處,某則必至焉。’”《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郎君奇才,能動江神,乃得獲安;不然,諸人皆不免水厄。”《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十五日》:“聞旬日前……遭風覆舟。 補之 眷屬俱救起, 瑞令 則一男兩女並遭水厄矣。”
(2). 三國 魏 晉 以後,漸行飲茶,其初不習飲者,戲稱為“水厄”。後亦指嗜茶。《太平御覽》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晉 司徒 王濛 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 ,必云:‘今日有水厄。’”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正覺寺》:“﹝ 劉縞 ﹞專習茗飲, 彭城王 謂 縞 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 清 金農 《湘中楊隱士寄遺君山茶奉答》詩之三:“答他紗帽籠頭坐,水厄虛名直浪傳。”
壘塊
比喻心中鬱積的不平之氣
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燒之。——《世說新語·任誕》
王士禎名句,寄牧仲贛州其年簡討見和綠雪之作復遺岕茶一器索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