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久雨六言四首》
全文:
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節,重霉必大有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平陸
平原;陸地。《孫子·行軍》:“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 晉 陶潛 《停雲》詩:“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唐 僧鸞 《苦熱行》:“燭龍銜火飛天地,平陸無風海波沸。” 清 林則徐 《批上海請常留龍華港大壩截潮案》:“渾水內灌,致積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陸。”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 鬲津 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唐 衛次公 《渭水貫都賦》:“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吾謂此一章似 長江 巨浸,瀰漫無際,而渾浩迴轉,不可名狀。” 清 黃景仁 《望泗州舊城》詩:“ 泗 淮 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天長。”
(2).大水。指大海。 唐 許彬 《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詩:“不易識 蓬瀛 ,憑高望有程。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並呈中丞諮目》:“﹝ 太湖 ﹞雖北壓 揚子江 而東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勢矣。” 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第四章:“倘無羅經以定方向,則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顧無涯,誰敢冒險遠離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陸游 《讀夏書》詩:“巨浸稽天日沸騰,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葉適 《故知廣州薛公墓志銘》:“嗚呼!巨浸、大疫,殺*人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授經圖>》:“此書舊無刊本, 大梁 水後, 西亭 藏書數萬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澤。《宋史·食貨志上一》:“ 太湖 者,數州之巨浸,而獨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勢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蟾蜍》:“ 嘉慶 己卯八月, 河 決, 開封 蘭陽 一帶皆成巨浸。”
晴空
晴朗的天空
晴空萬里
變作
(1).突然發生變化。《戰國策·楚策四》:“ 襄王 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
(2).變亂發生。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賊中悍酋記》:“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變作。”
(3).變成,改變為。《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 鄧九公 道:‘那時我一把無名孽火從腳跟下直透頂門,只是礙著眾親友不好動粗,我便變作一番啞然大笑。’”
漏天
(1).謂如天瀉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飛泉盛大。 宋 蘇軾 《廣州蒲澗寺》詩:“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2).地名。在今 四川省 雅安縣 境。其地多雨,故稱。 唐 杜甫 《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得風字》詩:“朝廷燒棧北,鼓角 漏天 東。” 楊倫 箋註:“《梁益記》:‘ 雅州 西北有大、小 漏天 ,以其西北陰盛常雨,如天之漏也。’” 宋 晁說之 《晁氏客語》:“ 雅州 蒙山 常陰雨,謂之 漏天 。產茶極佳,味如 建 品。 純夫 有詩云:‘ 漏天 常洩雨,蒙頂半藏雲’,為此也。”
劉克莊名句,久雨六言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