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祁順的《奉都憲彭公二首·其二》
全文:
經濟才高動聖明,東陲草木也知名。
筆端敷奏三千牘,胸次韜藏十萬兵。
天下達尊推大老,人間重鎮倚長城。
鄉閭後學傾心切,欲賦凌雲愧長卿。
參考注釋
筆端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出來的意境
一一呈諸筆端
敷奏
陳奏,向君上報告。《書·舜典》:“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孔 傳:“敷,陳;奏,進也。”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式是敷奏,百揆時序。”《水滸後傳》第二二回:“那六賊釀禍已深,得 陳東 敷奏,聖上俞允,勅批貴府,充軍籍沒,安置蠻煙。”
三千牘
《史記·滑稽列傳》:“ 朔 ( 東方朔 )初入 長安 ,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後用以指向皇帝進呈的長篇奏疏。三千,極言其多。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千之姪》:“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金 元好問 《帝城》詩之一:“悠悠未了三千牘,碌碌翻隨十九人。”
胸次
胸間。亦指胸懷。《莊子·田子方》:“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宋 黃庭堅 《題高君正適軒》詩:“豁然開胸次,風至獨披襟。”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頭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鄭振鐸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覺得胸次很光明,很舒暢,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
韜藏
隱藏;包藏。 五代 齊己 《渚宮自勉》詩之一:“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宋 歐陽修 《<仲氏文集>序》:“而獨韜藏抑鬱,久伏而不顯者,蓋其不苟屈以合世。” 明 沉鯨 《雙珠記·月下相逢》:“既承洞察,焉敢韜藏?” 清 戴名世 《<劉退菴先生稿>序》:“而先生之韜藏自晦,其奇為世人所不識者,又豈特此而已也耶。”
十萬
數目。一百個千。用以形容數量極多。《孟子·公孫丑下》:“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漁陽》詩:“繫書請問 燕 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宋 陸游 《好事近》詞:“驅退睡魔十萬,有雙龍蒼璧。” 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
祁順名句,奉都憲彭公二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