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釋宗杲偈頌十四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宗杲的《偈頌十四首》

全文: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可為真實義。
唯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在五蘊法,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雖想。
動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舍邪見。
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釋宗杲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宗杲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書法作品欣賞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凡愚

(1).平庸愚味。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南史·張纘傳》:“時 纘 從兄 謐 聿 並不學問,性又凡愚。”《百喻經·婦女患眼痛喻》:“凡愚之人,亦復如是。”

(2).指平庸愚昧的人。 唐 慧能 《壇經·疑問品》:“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浄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

外道

(1).佛教徒稱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為外道。 南朝 梁 沉約 《枳園寺剎下石記》:“魔眾稽顙,外道屈膝;抽薪止火,折劍摧鋒。”《陳書·傅縡傳》:“三論之興,為日久矣。 龍樹 創其源,除內學之偏見; 提婆 揚其旨,盪外道之邪執。欲使大化流而不擁,玄風闡而無墜。”《景德傳燈錄·迦毗摩羅》:“第十三祖 迦毗摩羅 者, 華氏國 人也。初為外道,有徒三千,通諸異論,後於 馬鳴 尊者得法。”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卷四:“予聞 釋 氏之論曰:欲破彼宗,先善本宗。故佛在世日,西域有三十六種外道,每種各以其藝,鹹來難佛……外道藝窮,乃始歸佛。”

(2).泛指不合於正道的論說、法則等。 宋 宋羽 《滄浪詩話·詩評》:“ 大曆 之詩,高者尚未失盛 唐 ,下者漸入晚 唐 矣。晚 唐 之下者,亦墮野狐外道鬼窟中。” 清 惲敬 《與黃香石》:“ 敬 古文法盡出 子長 ,其 孟堅 以下,時參筆勢而已……作詩賦雜文,其法亦然,舍是皆外道也。”

(3).歪門邪道,搞不正當的活動。《紅樓夢》第八一回:“説起 寳玉 的乾媽,竟是個混賬東西,邪魔外道的。”

(4).見外;客氣。《紅樓夢》第九十回:“ 平兒 笑説道:‘我們奶奶説,姑娘特外道的了不得!’ 岫煙 道:‘不是外道,實在不過意。’” 高玉寶 《高玉寶》第十三章:“咱們是一根藤上的瓜,就不要說那些外道話了。”

釋宗杲名句,偈頌十四首名句

詩詞推薦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