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韓元吉望靈山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韓元吉的《望靈山》

全文:
岳鎮古所錄,茲山諒其遺。
憶從西江來,恍惚欣見之。
初疑春雨晴,雲物出怪奇。
稍稍對岩壁,森森面嶺奇。
紛紜類列障,散漫如連帷。
磅礴千裡間,眾景皆賓士。
頗訝地軸涌,未覺天柱虧。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諸峰七十二,磊砢略可推。
駢觀擁佛髻,遠睇凝蛾眉。
大或覆鐘鼎,細亦銛刀錐。
石櫃一何高,梯天此為墀。
崩騰鐵馬群,中有大將旗。
身居萬石貴,氣壓累卵危。
雄傑亦莫床,清深亦余姿。
蛟螭護絕磴,草木忘四時。
豈知水晶宮,閟藏神所司。
陰崖彼何靈,頸斷不敢悲。

韓元吉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韓元吉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書法作品欣賞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不讓

(1)

不遜讓;不推辭

當仁不讓

(2)

不同意,不許

我想幫幫忙,他還不讓呢

崑崙

亦作“崐侖2”。1.古代亦寫作“崑崙”。 崑崙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間,西接 帕米爾 高原,東延入 青海 境內。勢極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達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話傳說, 崑崙山 上有 瑤池 、 閬苑 、 增城 、 縣圃 等仙境。《莊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辭·離騷》:“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遠以周流。” 唐 韓愈 《雜詩》之三:“ 崑崙 高萬里,歲盡道苦邅。”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 黃 流亂注?”

(2).古代西方國名。《書·禹貢》:“織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敘。” 孔 傳:“織皮,毛布。有此四國,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一說此指 崑崙山 。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島 南部及 南洋 諸島各國或其國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溫水》:“闇中大戰, 謙之 手射 陽邁 柁工,船敗縱橫, 崑崙 單舸接得 陽邁 。” 唐 張籍 《崑崙兒》詩:“ 崑崙 家住海中洲,蠻客將來 漢 地游。”《舊唐書·南蠻傳·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號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稱。 唐 王維 《賀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並師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余德》:“向暮,有兩崑崙捉馬挑燈,迎導以去。”參見“ 崑崙奴 ”。

(6).特指 崑崙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你看他乘雲駕霧憑虛走,早把那 崑崙 秘術來傳受。” 清 顧彩 《髯樵傳》:“女泣如雨,訴失身狀,願公為 崑崙 。”參見“ 崑崙奴 ”。

(7).古代稱皮膚黑色的人。《晉書·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傳》:“時後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崐崘。”《舊五代史·慕容彥超傳》:“嘗冒姓 閻 氏,體黑麻面,故謂之 閻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隱 《魏侯第東北樓堂書所見成篇》:“鎖香金屈戌,帶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稱。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貺詩·訶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註:“酒名。”參見“ 崑崙觴 ”。

(10).道教語。指頭腦。《雲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黃庭外景經》:“子欲不死修崑崙。”《雲笈七籤》卷十七:“眼為日月,髮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

(11).臍之別名。《黃庭內景經·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緯經》:“臍中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極,一名太淵,一名崑崙,一名特樞。”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間。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訓》:“經紀山川,蹈騰 崑崙 ,排閶闔,淪天門。” 高誘 註:“ 崑崙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萬九千里。” 陳毅 《崑崙山頌》詩:“ 崑崙 魄力何偉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漢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記·封禪書》:“ 濟南 人 公玊帶 上 黃帝 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 崑崙 ,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參見“ 崑崙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崑崙障 。 西漢 置。在今 甘肅省 安西縣 南。為宜禾都尉治所。

(4). 東晉 南朝 時指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其膚色較黑。《南齊書·王琨傳》:“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為 崑崙 。”按,崑崙,同“ 崑崙 ”。參閱 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崑崙》。

(5).我國古代泛稱今 中印半島 南部及 南洋 諸島以至 東非 之人為崑崙。參閱《太平御覽》卷七八六引 三國 吳萬震 《南州異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記》、 唐 義淨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6).古島嶼名。亦譯 軍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崑崙島 。為古代海舶往來東西洋必經之地。《島夷志略》和《星槎勝覽》有專條記述,《鄭和航海圖》亦有此島。

(7).針灸穴位名。位於足部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凹陷處。《醫宗金鑒·針灸心法要訣·足三陽經總穴名》:“足太陽膀胱經,行足股後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陰……崑崙,跗陽。”

廣大無垠貌。昆,通“ 渾 ”。 漢 揚雄 《太玄·中》:“崑崙旁薄,思之貞也。” 司馬光 集註:“昆,音魂;侖,盧昆切。”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元氣崑崙,充滿天地。”

泰華

(1). 泰山 與 華山 的並稱。《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夏桀 之居,左 河 濟 ,右 泰 華 , 伊闕 在其南, 羊腸 在其北,修政不仁, 湯 放之。” 宋 辛棄疾 《臨江仙·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詞:“有心雄 泰 華 ,無意巧玲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斯真 泰 華 兩峯,同標峻絶矣。”

(2).即 華山 。 明 楊基 《送魏萬之安西》詩:“雲散岳蓮開 泰 華 ,月寒郊樹隱 新豐 。”

韓元吉名句,望靈山名句

詩詞推薦

  • 閨詞

    沈說宋代〕密幄香燒錦瑟橫,佳人半醉覺寒輕。忽思塞下新番曲,彈作黃蘆孤雁聲。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詩詞名句
  • 無隱

    釋心月宋代〕望州烏石未相見,南嶽天台幾對談。引得廬山曾失笑,至今滿面是羞慚。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詩詞名句
  • 禱黑龍潭而雨因紀所見

    乾隆清代〕靈湫神所宅,澄波深且瀅。利民功久著,澤物誠斯應。我來瞻廟貌,肅然而起敬。匪為求多福,稼穡惟民命。泰階
  • 奉和詠日午

    褚亮唐代〕曦車日亭午,浮箭未移暉。日光無落照,樹影正中圍。草萎看稍靡,葉燥望疑稀。晝寢慚經笥,暫解入朝衣。
  • 梅花

    余觀復宋代〕群卉皆輿隸,孤標直聖賢。乾坤清不徹,風月興無邊。生意春常在,貞心晚更堅。騷經雖不載,已改二南篇。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詩詞名句
  • 鷓鴣天

    竊杯女子宋代〕燈火樓台處處新。笑攜郎手御街行。回頭忽聽傳呼急,不覺鴛鴦兩處分。天表近,帝恩榮。瓊漿飲罷臉生春。歸來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詩詞名句
  • 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

    程公許宋代〕青山高,六六峰。遙鐫嵽葉千萬仞,鬥起西南天半空。蒸嵐噴薄不得泄,翠屏掩靄深幾重。不知丹梯委曲到何許,
  • 金山行宮聯

    乾隆清代〕泉冷石為瘦;峰高樹與遙。
  • 送劉貢甫貶衡州

    劉跂宋代〕洞庭木葉下,衡陽鴻雁飛。放舟河之水,歲暮以為期。豈曰無徑路,大直固逶迤。波平弭桂棹,風清捲蘭旗。紫蟹
  • 題舅氏耕隱圖

    廖行之宋代〕平生澤物心,不計飽一吻。中年厭道路,回首荒二頃。有口不自餬,誰其識莘尹。天子閔斯勞,祠官養閒冷。庶人
不讓崑崙高,遂使泰華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