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追拔與看經,三界唯心須了義

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偈頌三十首》

全文:
自從達解本心光,陳見解者希相許。
今蒙大士墜名香,妙明寂照揮倫楮。
清風匝地意何窮,自這賢儒誰伴侶。
自傷嗟,憑誰語,若問吾男歸何處。
普庵達本不曾生,水月空花無實據。
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取。
此靈都是祖宗因,因果歷然隨誰聚。
如今依舊復來生,何必自迷求解注。
今古誰曾得久長,唯有法身鎮常住。
不消追拔與看經,三界唯心須了義

釋印肅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印肅不消追拔與看經,三界唯心須了義書法作品欣賞
不消追拔與看經,三界唯心須了義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不消

(1).抵不上;不當。《太平廣記》卷一八八引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王毛仲》:“出其兒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兒豈不消三品官?”

(2).不需要;不用。 宋 蘇軾 《贈包安靜先生》詩之三:“便須起來和熱喫,不消洗面裹頭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願時,一個錢也不消費得。”《花城》1981.6:“她接過籃子,抽出一張嶄新的五元鈔票,塞進孩子手裡:‘給你--不消找了。’”

(3).不消失。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天下之闕政則莫大乎此,而和氣安得不消乎?” 郭沫若 《訪埃雜吟·宿開羅市旅館》:“煒煒堡橋,霓虹夜不消。”

三界

(1).佛教指眾生輪迴的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見《俱舍論·世分別品》。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化盡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 唐 寒山 《詩》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三界裡,有取總災危。” 清 龔自珍 《最錄<列子>》:“ 莊子 見道十三四, 列子 見道十七八,丁大*法之未東,皆未脫離三界。”道教沿用其說而稍異。 唐 呂岩 《敲爻歌》:“似此逍遙多快樂,遨遊三界最清奇。”

(2).猶三屆,三期。《元史·選舉志二》:“都監歷三界,陞務使,一周歲為滿,月日不及者通理。務使歷三界,陞提領。”

唯心

(1).佛教語。謂一切諸法(指萬事萬物),唯有內心,無心外之法。也稱唯識。語本《華嚴經·十地品》:“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楞伽經》:“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説唯心。”參見“ 唯識 ”。

(2).即唯心主義。 魯迅 《三閒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倘以為文藝可以改變環境,那是‘唯心’之談,事實的出現,並不如文學家所豫想。” 毛澤*東 《反對本本主義》:“必須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機會主義盲動主義錯誤出現,才能完成爭取民眾戰勝敵人的任務。”參見“ 唯心主義 ”。

了義

佛教語。真實之義,最圓滿的義諦。對“不了義”而言。 南朝 梁 王屮 《頭陁寺碑文》:“金資寳相,永藉閒安;息心了義,終焉游集。” 唐 宗密 《圓覺經略疏》卷七:“《大寳積經》雲……若諸經中宣説世俗,名不了義;宣説勝義,名為了義;宣説煩惱業盡,名為了義。宣説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説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宣説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説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 唐 高適 《同馬太守聽九思法師講金剛經》詩:“了義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九講:“《華嚴》是了義的,一乘的,可謂最究竟了。”

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

詩詞推薦

不消追拔與看經,三界唯心須了義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