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史浩的《喜遷鶯(癸酉歲元宵與紹興守曹景游)》
全文:
征鴻回北。
正雪洗燒痕,千岩勻綠。
魚縱新漪,梅繁斷岸,春到鑑湖一曲。
滿城繡簾珠幌,暖響聒天絲竹。
漸向晚,放芙蕖千頃,交輝華燭。
賢牧。
棠陰靜,康阜政成,褒詔來黃屋。
玉筍光寒,紫荷香潤,人道此裝須趣。
且出催花銀漏,恣飲寶觥醽醁。
向明歲,看傳柑歸去,腰橫金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向明
(1).向陽。《列子·仲尼》:“ 文摰 乃命 龍叔 背明而立, 文摰 自後向明而望之。” 唐 李白 《流夜郎贈辛判官》詩:“ 函谷 忽驚胡馬來, 秦 宮桃李向明開。”
(2).引申為朝南。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西曰 闕右門 。其中巍然而向明者,午門也。”
(3).天色微明;黎明。 南朝 梁 蕭子云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之一:“於赫 有梁 ,向明而治。”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看燈遇仙》:“ 孫 又崎嶇數里,果得大道,天已向明。”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五:“只在天色向明的時候,稀疏地聽見了一些槍炮的響聲。”
天將亮時。《易·說卦》:“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卦禪》:“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 黃節 《雪朝江亭同天如》詩:“嚮明一室疑非世,睡起餘魂尚滿衣。”
傳柑
亦作“ 傳甘 ”。 北宋 上元夜宮中宴近臣,貴戚宮人以黃柑相贈,謂之“傳柑”。 宋 蘇軾 《上元侍飲樓上》詩之三:“歸來一點殘燈在,猶有傳柑遺細君。”自註:“侍飲樓上,則貴戚爭以黃柑遺近臣,謂之傳柑。” 清 吳偉業 《元夕》詩:“傳柑曲里啼鶯到,爆竹光中戰馬收。” 清 朱彝尊 《送毛檢討奇齡還越二十四韻》:“燒尾同華讌,傳甘並紫帉。”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金粟
(1).錢和糧谷。《商君書·去強》:“國好生金於竟(境)內,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國弱;國好生粟於竟(境)內,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築之用,金粟與城齊矣。”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則有其名,關市之榷,摭實盡無其物。”
(2).“ 金粟如來 ”的省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金粟 來儀, 文殊 戾止。” 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閒臥》:“堂懸 金粟 像,門枕御溝泉。” 宋 張元乾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且作大真遊戲,未甘 金粟 龍鍾。”
(3).桂花的別名。因其色黃如金,花小如粟,故稱。 宋 范成大 《中秋後兩日自上沙回聞千岩觀下岩桂盛開復檥石湖留賞一日賦兩絕》之一:“金粟枝頭一夜開,故應全得小詩催。” 明 徐霖 《繡襦記·聞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亂開,美人玉纖輕折采。”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應共荷花斗靚妝。”
(4).黃色花蕊。 宋 梅堯臣 《梅花》詩:“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5).比喻燈花、燭花。 唐 韓愈 《詠燈花同侯十一》:“黃里排金粟,釵頭綴玉蟲。” 明 劉基 《正月十五夜燈花大開作》詩:“夜寒衾冷漏聲遲,臥看瓊枝綻金粟。” 清 許光治 《閱金經·燭花》曲:“絳蠟銀荷擁,翠盤金粟叢。”
(6).首飾名。 唐 楊炯 《老人星賦》:“晃如金粟,燦若銀燭。” 唐 溫庭筠 《歸國遙》詞:“鈿筐交勝金粟。” 華鍾彥 註:“鈿筐、金粟,皆頭飾也。”
(7).山名。在 陝西省 蒲城縣 東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 玄宗 嘗謁 橋陵 ,至 金粟山 ,覩崗巒有龍盤鳳翔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三·蒲城縣》:“ 金粟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
(8).後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東陽 《中元謁陵遇雨》詩之十:“ 鼎湖 龍作雨, 金粟 鳥呼風。”
史浩名句,喜遷鶯(癸酉歲元宵與紹興守曹景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