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蘇轍過龜山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過龜山》

全文:
再涉長淮水,驚呼十四年。
龜山老僧在,相見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憐。
驅馳定何獲,少壯空已捐。
掉頭不見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雲,陵谷自變遷。
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
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
帆檣避石壁,風雨隨香菸。
爾來放冬汴,冷沙漲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帶牽。
俯首見砂礫。
群漁捕魴鱣。
父老但驚嘆,此理未易原。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眾形要同盡,獨有無生全。
百年爭奪中,擾擾誰相賢。

蘇轍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轍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書法作品欣賞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何況

(1) 不消說

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更何況一場革命

(2) 更加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3)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況且”

何況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這兒不好找,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

七尺軀

一般成人的身軀。借指男子漢,大丈夫。《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晉 陸機 《輓歌詩》之二:“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岐路燈》第一○二回:“日落鋪氈坐臥,雙眸三寸燭,斗室七尺軀,養精蓄鋭,單等次日文戰。”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蘇轍名句,過龜山名句

詩詞推薦

  • 送三八弟歸九江

    王遂宋代〕堂堂襄敏公,揚旌上熙河。竹帛有時盡,勳業誰能磨。珍重紫陽翁,一言定群訛。世德遠如此,吾曹當若何。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詩詞名句
  • 和公實早行二首

    卷剛中宋代〕客子發中夜,小爐香半存。病軀憑瘦馬,殘夢過前村。柳近和風緊,塵高望月昏。何時展書卷,竹屋對朝暾。
  • 臨江仙

    辛棄疾宋代〕諸君亦不果來,豈牡丹留不住為可恨耶。因以來韻,為牡丹下一轉語只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未開微雨半
  • 題蘇軾澄泥半碣硯

    乾隆清代〕宋代澄泥珍大蘇,李黃銘識已模糊。式如半碣復無字,或戒昌黎䛕墓乎。
  • 鄧寧極過訪索贈叢竹園詩

    何吾騶明代〕五柳先生叢竹園,煙封此日幾開門。當年飽食橫眠處,千畝猶堪捧腹論。
  • 樵客吟

    張籍唐代〕上山采樵選枯樹,深處樵多出辛苦。秋來野火燒櫟林,枝柯已枯堪採取。斧聲坎坎在幽谷,採得齊梢青葛束。日西
  • 仲春經筵

    乾隆清代〕講席啟文華,熙春景物嘉。古今學有別,天地德無涯。內外應非二,知行要並加。儒臣同坐論,不覺日西斜。
  • 卜運算元

    李石宋代〕密葉蠟蜂房,花下頻來往。不知辛苦為誰甜,山月梅花上。玉質紫金衣,香雪隨風盪。人間喚作返魂梅,仍是蜂兒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詩詞名句
  • 次韻程弟

    方岳宋代〕魚鳥相忘不世情,浮生於我一絲輕。夜涼月色光如水,莫遣微雲滓太清。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詩詞名句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劉克莊宋代〕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處便掀篷。老身不怕無安處,著在漁翁保社中。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詩詞名句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