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炎的《和何應辰過山谷墓韻》
全文:
何年馬鬣埋玉樹,上有喬木清風寒。
琳瑯金薤落四海,萬象頓挫隨毫端。
追攀前輩豈無意,偶來弛擔鳴珂里。
生恨與公相後先,臨風三嘆不能已。
論詩誰解針膏盲,人間今日無黃香。
經過一酹尊中碧,明月灣頭山{闐真換具}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追攀
(1).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一:“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昔在 洛陽 時,親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夢弼之高郵》詩:“閭閻猶涕淚,道路復追攀。”
(2).追隨牽挽。表示哀悼。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三:“追攀萬國來,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盧殷》詩:“君歸新鬼鄉,我面古玉顏。羞見入地時,無人叫追攀。”
(3).追隨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纖麗振綺紈;攜童幼,升崇巒,南望城闕鬱盤桓。” 宋 蘇軾 《次韻馬元賓》:“塞鴻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豈可期。” 陳毅 《過旭角》詩:“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車行駛難追攀。”
(4).指趕上,超過。 金 王若虛 《文辨三》:“ 楚 詞自是文章一絶,後人固難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隨,跟隨。 唐 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豈惟蹇步困追攀,已覺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藝文賞鑒一》:“有感慨弔惜之懷,無追攀壯浪之想。”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詩:“一春強半勒花風,幾日園林幾樹紅。汲汲追攀常恨晚,紛紛吹洗忽成空。”
前輩
(1) 年歲大的人
前輩之風俗。——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我的前輩
(2) 較老的一代
革命前輩
(3) 生活在先前時代的人
(4) 一個團體或組織的著名的資格較老的成員
(5)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6) 在職務或進程上走在別人前面的人
克卜勒是 牛頓的前輩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弛擔
(1).放下擔子,息肩。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張道人異事》:“一日樵歸,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棊,弛擔就觀。”
(2).指推卸責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時,主者既以權衡弛擔,幸謝揣摩,得者亦以義命自安,稍減怨懟,亦便計也。”
(3).指棲息。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往雖弛擔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能始能終。” 元 黃溍 《杭州送兒侄歸里》詩:“息肩弛擔今何處?明朝過我 三釜山 。” 蔡有守 《師子林》詩:“今日嫁 吳門 ,弛擔輒訪尋。”
鳴珂里
《新唐書·張嘉祐傳》:“ 嘉祐 , 嘉貞 弟,有幹略。方 嘉貞 為相時,任右金吾衛將軍。昆弟每上朝,軒蓋騶導盈閭巷,時號所居坊曰‘鳴珂里’。”後用指貴人的居處。 元 沉禧 《踏莎行·繡床凝思》詞:“綺牀脈脈如春醉。沉吟暗想玉京人,雕鞍何處鳴珂里。” 清 龔自珍 《漢朝儒生行》:“不結椎埋兒,不長鳴珂里。”
王炎名句,和何應辰過山谷墓韻名句
名句推薦
一笑升天雞犬事,甘隨黃九墮泥犁
錢鍾書《秣陵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