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浪搖空闊,靈山厭渺漫

崔塗題絕島山寺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崔塗的《題絕島山寺》

全文:
絕島跨危欄,登臨到此難。
夕陽高鳥過,疏雨一鍾殘。
駭浪搖空闊,靈山厭渺漫
那堪更回首,鄉樹隔雲端。

崔塗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崔塗駭浪搖空闊,靈山厭渺漫書法作品欣賞
駭浪搖空闊,靈山厭渺漫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駭浪

洶湧澎湃,令人心驚的浪濤。 漢 王粲 《浮淮賦》:“凌驚波以高騖,馳駭浪而赴質。” 唐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詩:“已覺良宵永,何看駭浪翻。” 清 梅曾亮 《陸母林孺人像贊》:“祁祁守禮,駭浪如砥。”

空闊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平野空闊

靈山

(1).道家指 蓬萊山 。《文選·左思<吳都賦>》:“巨鼇贔屓,首冠 靈山 。” 呂向 註:“ 靈山 ,海中 蓬萊山 。”

(2).指傳說中的 崑崙山 曾城 。 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若夫 曾城 ,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 靈山 ,有愛嘉名。” 逯欽立 校註:“ 靈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崑崙山 。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 靈山 紀地德,地險資岳靈。” 鍾山 , 崑崙山 的別名。參見“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聖地 靈鷲山 的簡稱。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詩》之五:“朝游浄國侶,暮集 靈山 羣。”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 彭澤 因家凡幾世, 靈山 預會是前生。”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既到 靈山 ,豈可不朝我佛。” 趙朴初 《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詩:“彷彿 靈山 集海會,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原註:“ 靈山 ,即 靈鷲山 ,佛説法處。”

(5).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饒縣 北。《雲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靈山 在 信州 上饒縣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上饒縣》:“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6).指有靈應的山。《雲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舊壤,境帶靈山,自狩 巴 梁 ,屢照感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靈山吐溜為糧船。”

(7).對山的美稱。 唐 劉斌 《詠山》:“靈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蓋 雲陰遠, 香爐 煙氣多。”

渺漫

(1).廣遠;幽長。 唐 張九齡 《故刑部李尚書輓歌詞》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煙。” 唐 高適 《東征賦》:“連山鬱其漭盪,大澤平乎渺漫。” 明 高濂 《玉簪記·會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蘿捫壁,直上層巒。”

(2).模糊;虛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物無遁形,但或結於身,或播於事,交賒紛綸,顯昧渺漫,熟覩其際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綿》:“梨雲夢渺漫,柳絮春零亂。” 清 摶沙拙老 《閒處光陰》卷上:“《盤古墳詩》:‘名字虛無姓渺漫,當年誰與葬衣冠。’”

(3).稀少;消失。 唐 唐彥謙 《無題》詩之五:“誰知別易會應難,目斷青鸞信渺漫。” 丁以布 《題三子游草次吹萬見贈原韻》:“還應樂府歌《三婦》,六逸高風未渺漫。”

(4).猶渺茫。沒有把握。 宋 蘇軾 《再乞發運司應副浙西米狀》:“目覩積水未退,下田因已沒於深水,今歲必恐無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

崔塗名句,題絕島山寺名句

詩詞推薦

駭浪搖空闊,靈山厭渺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