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劉基的《梁甫吟》
全文:
誰謂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誰謂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見桓公相仲父,豎刁終亂齊;。
秦穆信逢孫,遂違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見萬里外,乃以薏苡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生虹蜺。
明良際會有如此,而況童角不辨粟與稊。
外間皇父中艷妻,馬角突兀連牝雞。
以聰為聾狂作聖,顛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懷沙子胥棄,魑魅叫嘯風淒淒。
梁甫吟,悲以淒。
岐山竹實日稀少,鳳凰憔悴將安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公相
(1).指公卿、宰相一類的顯官。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宋 梅堯臣 《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詩:“中則首公相,人情作冠幘。”
(2).對官長的尊稱。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下里正熬煎,謝公相肯矜憐。” 明 朱權 《荊釵記·投江》:“公相望垂憐……願公相早登八位三台顯。”
仲父
(1).古代稱父親的大弟。《釋名·釋親屬》:“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
(2). 春秋 時 齊桓公 尊 管仲 為仲父。《荀子·仲尼》:“﹝ 齊桓公 ﹞倓然見 管仲 之能足以託國也……遂立以為仲父。” 楊倞 註:“ 仲 者, 夷吾 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後因用以稱 管仲 。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 齊桓 之霸,賴得 仲父 。”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三:“ 仲父 獻誠言, 姜公 乃見猜。” 逯欽立 校註:“ 仲父 , 管仲 。” 清 錢謙益 《光祿大夫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諡文通鐵山王公墓志銘》:“昔者, 伊生 五就,拜幣聘於 有莘 ; 仲父 一匡,謝溝瀆於 堂阜 。”
(3).用於帝王對宰相重臣的尊稱。《史記·呂不韋列傳》:“ 莊襄王 即位三年,薨,太子 政 立為王,尊 呂不韋 為相國,號稱‘仲父’。” 張守節 正義:“仲,中也,次父也。蓋效 齊桓公 以 管仲 為仲父。”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秦始皇 ﹞乃立 焦 ( 茅焦 )為仲父,爵之為上卿。”《晉書·王導傳》:“時 荊 揚 晏安,戶口殷實, 導 為政務在清靜,每勸帝克己勵節,匡主寧邦。於是尤見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傾心,號為‘仲父’。”
(4).指 孔丘 。 丘 字 仲尼 ,故稱。《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鑽 仲父 之遺訓,覽 老氏 之要言。” 李善 註:“ 仲父 , 仲尼 也。”
豎刁
亦作“ 豎刀 ”。 春秋 時 齊桓公 的宦官 寺人貂 諛事 桓公 ,頗受寵信。 桓公 卒,諸公子爭立, 寺人貂 等恃寵爭權,殺群吏,立公子 無虧 , 齊國 因此發生內亂。見《左傳·桓公十七年》。後世用“豎刁”或“豎刀”蔑稱 寺人貂 。亦以泛指閹宦奸臣。《史記·齊太公世家》:“冬十月乙亥, 齊桓公 卒。 易牙 入,與 豎刀 因內寵殺羣吏,立公子 無詭 為君。” 明 潘問奇 《五人墓》詩:“ 豎刁 任挾冰山勢,緹騎俄成紙虎威。”
劉基名句,梁甫吟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君不見桓公相仲父,豎刁終亂齊;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