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往年寄子平》
全文:
往年記得歸在京,日日訪子來西城。
雖然對坐兩寂寞,亦有大笑時相轟。
顧子心力苦未老,猶弄故態如狂生。
書窗畫壁恣掀倒,脫帽褫帶隨縱橫。
喧呶歌詩嘂文字,盪突不管鄰人驚。
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簫吹月明。
清歡居此僅數月,夜夜放去常三更。
別來七年在鄉里,已忝三度移雙旌。
今茲惛惛意思倦,加以跕跕疾病嬰。
每思此樂一絕後,更不逢人如夜行。
參考注釋
畫壁
(1).在壁上作畫。《三國志·吳志·顧雍傳》“其以 雍 次子 裕 襲爵為 醴陵侯 ,以明著舊勛”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曜 《吳書》:“﹝ 雍 族人 悌 ﹞父以壽終, 悌 飲漿不入口五日……常畫壁作棺柩象,設神座於下,每對之哭泣,服未闋而卒。”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倘遇旗亭歌者,不能不畫壁也。”
(2).繪有圖畫的牆壁。 北周 庾信 《登州中新閣》詩:“龍來隨畫壁,鳳起逐吹簧。” 唐 溫庭筠 《生禖屏風歌》:“畫壁陰森九子堂,階前細月鋪花影。”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大覺寺》詞:“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
(3).指繪在壁上的畫。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 相國寺 舊畫壁乃 高益 之筆,有畫眾工奏樂一堵,最有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四·商喜畫》:“京師外城西南隅 聖安寺 ,寺殿有 商喜 畫壁。” 何其芳 《畫夢錄·獨語》:“有一所落寞的古頹的屋子,畫壁漫漶。”參見“ 壁畫 ”。
(4).在壁上劃記號。《新唐書·順宗十一女傳》:“ 永貞 元年,﹝ 漢陽公主 ﹞與諸公主皆進封。時戚近爭為奢詡事,主獨以儉,常用鐵簪畫壁,記田租所入。”
脫帽
(1).表示認罪。《後漢書·耿秉傳》:“ 安得 惶恐,走出門,脫帽抱馬足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韓大任》:“白頭脫帽,身膺徽纆。”
(2).表示恭敬。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 王劭 《齊志》述 洛乾 感恩,脫帽而謝。”如:脫帽致敬。
(3).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盃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疏野》:“築室松下,脫帽看詩。” 宋 蘇軾 《送張天覺河東提刑》詩:“脫帽風流餘長史,埋輪家世本 留侯 。”
(4).謂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等經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
褫帶
(1).解下鞶帶。謂辭官。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游十賚文》:“爾之來也,爰移兩春。於是褫帶青墀,掛冠朱闕。”
(2).解開衣帶。謂脫衣安睡。《新唐書·孝友傳·程袁師》:“母病十旬,不褫帶,藥不嘗不進。” 宋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七十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臥,此養生最急事也。”
(3).表示閒適、歡快。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劉原甫紫微過予飲酒》:“後從 江 韓 來,褫帶歡莫涯。”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文同名句,往年寄子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