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蟠的《石橋》
全文:
金毫五百幾龍尊,隱隱香山聖跡存。
方廣寺開無俗路,優曇花現有靈根。
一峰突岸臨天壁,雙澗淙橋透石門。
今日不將心洗盡,更從何處覓真源。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方廣
(1).面積;範圍。《宣和遺事》後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雲是 西污州 ……其中方廣不甚大,有屋數十間,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南海盤陀石》:「 武當山 聖帝金殿,方廣不踰二丈,雖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語。大乘經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方廣東被,教肄南移。」 呂延濟 註:「方廣,佛號也。」 隋 吉藏 《勝鬘寶窟》卷中:「方廣者,是大乘經之通名也……理正為方,言富為廣。」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誦經寶林寺訪之作》詩:「不然何今日,含淚訪方廣。」
優曇
即優曇缽花。 宋 蘇轍 《那咤》詩:「佛如優曇難值遇,見者聞道出生死。」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五七:「難憑肉眼識天人,恐是優曇示現身。」 王橫 《哭子美》詩:「蹤跡類優曇,倩影誰能見?」參見「 優曇鉢 」。
現有
現成的可以立即使用的
現有材料
靈根
(1).神木的根。 晉 孫拯 《贈陸士龍》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陰,靈根可棲,樂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稱。 唐 柳宗元 《種術》詩:「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馬光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靈根逐 漢 臣,遠自 河 源至。」 明 陳所聞 《懶畫眉·月下劉中明招賞牡丹》曲:「一叢凝露在沉香,移得靈根傍錦堂。」 清 秋瑾 《白梅》詩:「淡到羅浮忘色相,謫來塵世具靈根。」
(3).指才德修養。 漢 揚雄 《太玄·養》:「藏心於淵,美厥靈根。」 范望 註:「靈根,道德也。」 宋 黃庭堅 《柳閎展如蘇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詩贈之》:「 鹹池 浴日月,深宅養靈根。」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葉適 《祭徐文子侍郎文》:「於時侍郎,卓爾靈根,有光厥師,兼華眾門。」
(5).對祖先的敬稱。《文選·張衡<南都賦>》:「固靈根於 夏 葉,終 三代 而始蕃。」 李周翰 註:「 劉累 自 夏 而遷於此,故云『固靈根於 夏 葉』,終於 殷 周 秦 三代,然後 漢 興乃蕃盛。」《文選·陸機<嘆逝賦>》:「痛靈根之夙殞,怨具爾之多喪。」 劉良 註:「靈根,靈木之根,喻祖考也。」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舊族,朝廷之夙將也。靈根自遠,聖族多奇。」
(6).指佛祖。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二:「 龍樹 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 劉逸生 註:「靈根,指佛祖,這裡具指 龍樹 。」
(7).性靈,智慧。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 中國 經二十餘朝之**,閉塞其聰明,鉗制其言論,靈根盡去,錮疾久成。」
(8).道教指舌根。《黃庭內景經·上有章》:「灌溉五華植靈根。」 務成子 註:「靈根,舌本也。」 宋 陸游 《病中作》詩:「不憂豎子居肓上,已見真人出面門。力守誰能發底火?深潛自足美靈根。」
(9).借指人的身體。《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靈根,酖毒不可恪。」 呂延濟 註:「《黃庭經》云:『玉池清水灌靈根,靈根堅固老不衰。』然靈根喻身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六:「荒淫伐靈根,金膏恃延期。」
(10).仙緣。 明 屠隆 《綵毫記·遊玩月宮》:「天子與貴妃塵中雖已造業,靈根尚未消盡。」
楊蟠名句,石橋名句